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廖晓义:解决留守人群问题需要公共政策支持
时间:2015-07-09 08:59:31  来源:城市化杂志 

e898b0b4e1caa7d52dfedbc5dc578556.jpg


  在留守儿童这一领域,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已经做了七年,现在我们仍有80多位年轻的大学生住在重庆、长沙等地的乡村,解决老师和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孩子们回到家后怎么办?平时没有父母怎么办?因为,在乡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问题,只靠像和平县这样优秀的学校和老师是无法解决的,这是个全社会的问题,这三类人群如果出了问题,那么我们每个城里人也不可能有好的未来。所以,我在这里感谢峰会组委会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主要提三点建议:第一,形成一个公共政策,让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将服务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作为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要上的必修课,这就是新的“上山下乡”。这对于大学生本身也非常有帮助,我们的80多位大学生提高得很快,他们不光帮助别人提高,自己也有很大提升。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业陪读、家教、给学生辅导功课、情感陪护、能力培训等。留守儿童有了问题,他们就是知心姐姐和哥哥;能力培训主要是把孩子组成一个个兴趣小组;人格培养主要是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爱心;最后是生活陪伴,教他们怎样保护环境等等。在个案、小组、社区、学校和工地这五个空间,他们已经做得非常好,并且这些社工也已经把孩子们的视频发给了他们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们。社区则是让留在农村的爱心妈妈、邻家妈妈照顾邻家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妇女成为爱心妈妈、女先生,让这些爷爷奶奶成为老先生,让这些小孩成为小先生,时时刻刻唤醒他们的自信。最近两三年,地球村总结了一些成套的可以传播和推广的流程,但我们需要公共政策,需要大家来呼吁,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呼吁,为这些留守人群呼吁。

  第二,要通过国家政策鼓励这些留守人群组织起来,让孩子们组织起来成为娃娃团,妇女们组织起来成为妇促会,这样他们就有自信,他们就有精神的光芒。

  第三,在农村发展新的产业。我们的外国朋友关注的是我们既有的乡村怎么做好、产业怎么进入、社会怎么建设,城市怎样提高生活品质;而我们中国的专家更多考虑的是怎样让农村的土地变成城市,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所有的关注也许都是有道理的,但对于我这个做乡村建设的人而言,我非常感叹外国朋友们给我们的建议,特别是对产业的建议。要知道,今天的乡村已经不是过去的乡村了,那里有村村通、有网络,现在的乡村是很容易进入的。我们的社工为什么能在乡村里干那么多活?因为那里有WIFI,随时可以上网。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尝试新的产业,比如说已经有了这样的妈妈们,她们陪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乡村,在那里当老师、办学、进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育,这种模式应该推广,因为它带动的是一个产业。此外,创意产业、养老产业、养生产业等等都是可以进到农村去发展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