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1年度专题:聚焦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6-02 13:10:42  作者:陈红艳 
编者按:

  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京津冀城市群如何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京地区协同发展?城市化网特别推出2021年度专题——“聚焦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肩负着引领国内高水平城市群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双重任务。目前,中国官方正式确认要重点发展的城市群共有19个,国家选定发展比较优势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为国家级城市群,希望通过强有力的中心城市的带动,实现区域大发展,进而带动各大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因此,深入推进这三大城市群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国的“三驾马车”——三大城市群做一个简单梳理与分析,以期通过比较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帮助。我们也将陆续推出中国其他城市群的热点专题,以飨读者!



长三角——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长三角城市群战略历久弥新。长三角一体化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近40年的发展史中历经了多次转折与深化,最终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温州市,安徽省的合肥、蚌埠、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27市。国土面积 21.17万平方公里,2020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7.46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24.16%、10.72%。

  2020年,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长三角地区却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状

  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体系最完备,城镇化基础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群,拥有六个GDP万亿城市,总数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

  2018年—2020年三季度长三角GDP总量表:


  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省份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元)表:


GDP总量领先全国

  一直以来,长三角区域的GDP总量领先全国,一骑绝尘。

  2018年
  长三角GDP达17.9万亿元,已有六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

  2019年  
  GDP总量达到了23.72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3.9%。

  2020年一季度 
  长三角城市群GDP合计达4.98万亿元,占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4%。

  2020年前三季度 
  长三角的三省一市 GDP总量达到了17.46万亿元,占全国前三季度GDP的24.16%。其中江苏GDP达到了7.3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2020年年底有望突破10万亿元。浙江省GDP达到了4.5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安徽达到2.76万亿元,位居第十;上海GDP为2.73万亿元,仅次于安徽。

  长三角城市群GDP增速最快的是安徽省,为3.62%,进入长三角经济区之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长三角的经济强市很多,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就有4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其中苏州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一大工业城市。

人口优势明显

  长三角地区劳动力丰富,人口优势明显。

  从人口及城镇化水平来看, 2019年末长三角的常住人口约1.6亿人。较2015年增加470多万人;27市常住人口约占长三角全域常住人口的72.6%,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8%,比重均高于2015年;27市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2400多万人,净吸纳人口数量较2015年增长110多万人;27市常住人口密度约为732人/平方公里,较2015年人口密度增大,约为同期长三角全域人口密度的1.2倍,全国人口密度的8.3倍。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的常住人口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毕竟人口增长数据是一座城市影响力的直接体现,背后体现城市潜力、房价收入、人文发展等方方面面。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江苏省达到8070万人,其中江苏人口最多的城市为苏州市,常住人口超千万,达到1075万人。人口净流入浙江省最多,其次是安徽。2019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6365.9万人,比2018年增加42.3万人,增长0.67%。

  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单位:万人)


  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省份常住人口表(单位:万人)


  2010 年后,为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国家和江浙沪政府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产业发展以及人口向城市转移。比如,2017 年安徽省出台《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若干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以及人口向城市转移。 

  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增量中,浙江贡献了最多的份额。人口增长归结为当地人口出生的自然增长和外来人口流入两个方面,浙江表现出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0%,在全国排名第11位。除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外地人口的汇入也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且,一个地区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地区的发展潜力。

  如果剔除人口自然增长这个指标,则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在人口吸纳力方面表现出了绝对优势。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所涉及的江浙沪皖四地总共引入外来人口近100万。

人均生产总值不断提升

  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市的常住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37万元,比长三角全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近2万元,比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5万多元,比2015年27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约40%。城市群内部比较,最高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最低5万元略多,相差近13万元;8大核心城市中,除合肥市处于中间水平外,其他7市人均生产总值居长三角城市群前7位,领先优势明显。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5.3万元,约较2015年增长37%,比长三角全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000多元,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万多元。27市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超过7.3万元,最低3.3万元多,相差近4万元;8大核心城市中,常州、合肥处于中后列水平,其他6市稳居前8位之内。

  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1.96:1,小于长三角全域及全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但城市群内部情况地区差异较大,城市群核心区一些城市,城乡收入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而边缘区一些城市,城乡收入尚处于低水平相对均衡阶段。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可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各城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协同发展。尤其是苏州、宁波、无锡、南通、嘉兴、常州、镇江、泰州、绍兴、台州等经济、人口、交通、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未来将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人口疏解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带动城市自身的发展。而人口的集聚、产业的发展必将带来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机遇。

交通建设引领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建设高效互联的交通体系是城市群战略的必要前提,长三角地区的重大项目投资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核心城市侧重点各有不同,上海市的投资项目侧重于市域内交通体系的改善和效率的提升,苏浙皖的交通建设项目中以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为重点。

  上海
  加快建设区域轨道交通网络;航空枢纽辐射能力,强化国际航运枢纽港功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动5G网络规模部署,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到2025年实现5G网络市域全覆盖,提升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的IPv6 承载能力。

  江苏省
  加快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打造世界级机场群,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推进港口航道建设,推进苏州 (太仓)港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推进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

  浙江省
  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推进港航协同发展,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推动京杭、杭甬运河航道改造提升,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积极推动杭州机场三期改扩建和四期飞行区扩建。

新兴产业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的各省投资方向逐渐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转变。

  上海市发挥龙头作用,率先瞄准高精尖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服务业项目,发挥对长三角区域强大的集聚吸附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浙江立足于数字经济,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江苏依托传统制造业优势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安徽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投资项目重点为强化制造业基础、扩大产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承接其他地区成熟产业并带动自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瞄准高精尖制造业

  上海市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其重点项目投资以基建主导,科技产业及新基建投资逐年加码。2020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 年)》,该方案明确对标一流水平,围绕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进行统筹布局,全力提升新型基础设施能级,并初步梳理排摸了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 2700亿元。

浙江立足于数字经济

  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省重大项目投资的近五分之一,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相当。近年来,逐步推行工业转型升级,以技术驱动为中心,形成促进工业增长的新型驱动力。

  全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2018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占比达到24.9%,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项目占比13.4%,数字经济项目占比10.2%。2019年浙江省发布的“4+1”重大项目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共501个,计划投资3393亿元。

江苏依托制造业优势转型新兴产业

  江苏省以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双轮驱动”促进经济融合发展。从投资项目数量结构来看,重大产业项目与基建近年来项目占比全省总数量将近80%,重大产业项目占比每年均超过50%。2010 年至2016 年,江苏省制造业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行业为主;自2017年起,将原本的产业投资重点由传统制造业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同时新增重大创新载体投资。

  2020年一季度,江苏省GDP和工业增加值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1.8%和0.6%,新基建拉动作用不可忽视,1-4月江苏省信息基础建设投资依然有87亿元的规模。

安徽强化制造业基础、扩大产能

  安徽省相较于其他两省一市工业化尚处于前期,以传统制造业如家电、电子设备制造产业为主,近年来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20年,安徽省提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218项具体工作任务,以“一体化”、“高质量”为要求,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等领域,加快融入进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这三大产业集群式发展,加速城市一体化。

  长三角城市群共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覆盖绝大多数行业。其中,机械、基础化工、汽车、医药、计算机、电力设备、电子元器件这七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36家,占比超过50%。制造业涉及的产业占比较高,体现出“长三角”制造业较发达的优势,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配套基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2.53%,占比为三大城市群最高,研发项目与经费总量远超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势明显,科技创新含量较高。

—— 高端制造业 ——

  长三角地区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重工业发达,在产业升级转型的浪潮中,高端制造业同样领先全国。长三角是我国先进制造业500强企业最为聚集的地区。而且在培养高端制造业人才方面,长三角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张江、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4的双一流高校,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为长三角地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及技术保障。

  —— 现代服务业 ——

  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健全,业务规模庞大。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拥有着众多优良的港口、机场, 伴随着贸易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

  金融机构体系健全 

  金融要素市场方面,长三角地区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要素市场,目前长三角地区各类型金融要素市场26个,其中上海13个、浙江5个、江苏5个、安徽3个。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长三角地区主要金融要素市场(表)


  区位优势推动对外贸易

  长三角地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拥有着众多优良的港口、机场,同时具备强大的工业基础,外向型经济一直是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发展对象。为加快推动转型,国家设立了一批国家级自贸区。目前长三角地区除安徽省外均有设立,不同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各不相同。

  贸易发展推动现代物流

  伴随着贸易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2019长三角地区货运量为101.6亿吨,占全国货运总量的19.7%。其中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具体为公路占61.9%,水运占36.2%,铁路占1.9%。

  在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机场中,上海作为贸易枢纽承担了主要的邮货运输工作。在港口运输方面,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自2010年以来保持稳定增长,宁波舟山港领跑长三角。

  —— 战略新兴产业 ——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完善的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行动方案,都重点提及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例如《5G先试先用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率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2019-2021 年)等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而且长三角区域深厚的工业基础助推相关产业及上下游相关领域快速发展。

  2019年人工智能计算力排名前十城市一半位于长三角,杭州、上海、合肥、苏州、南京。2020年初,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已拥有300余家会员单位,上海、江苏、浙江三省拥有的5G通信企业数量均排名全国前五。

  5G驱动力

  加快推5G网络建设,并与制造业、IT等行业协同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将成为未来长三角地区科创领域的重点发力方向。

  目前5G概念板块上市公司,长三角地区27家,总市值达到4003.66亿元。5G 应用概念板块上市公司,长三角地区40家,总市值达到13244.71亿元。科创板上市企业细分为,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在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占比过半,融资额占比超40%。预计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5G覆盖率将达到80%,2020-2021年基站建设达到高峰。

  新能源发展潜力可期

  随着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发展,新能源行业及环保行业发展潜力可期。目前,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成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工作之一。包括上汽集团、吉利集团、万向集团、长江汽车、众泰集团以及东风系客车、卡车、乘用车等在内的数千家巨人型企业扎根长三角并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大众、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也纷纷落户长三角,积极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未来展望




  无疑,长三角城市群层次合理、结构清晰的城市体系,是中国城市层级结构最为合理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27市以占全国1/50略多的土地面积,稳定产出了全国1/5强的经济总量,吸纳了全国1/10以上的常住人口,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支撑和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区。



珠三角——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人气王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由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个内地城市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总占地面积为5.6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5.10%。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发展的龙头。

珠三角一体化时间轴




  1994年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第一次提出“珠三角城市群”概念,建立“多核心结构”城市群目标和中东西“三大都市区”结构。

 2008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三大城市群的多元化发展策略,为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提速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相当于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纳入了香港和澳门,珠三角的东莞、佛山、广州、惠州、江门、深圳、肇庆、中山、珠海9个城市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开启了一体化发展的局面。

  2004年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将区域中心调整为两主一副,提出“一脊三带五轴”区域空间结构。

  2015年
  《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间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发展,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充分衔接新型城镇化规划。

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现状




—— GDP增长强劲 ——

  2020年1-3季度,珠三角城市群GDP总量为6.33万亿元。其中最高的是深圳,达到1.98万亿元;其次是广州市,达到1.74万亿元,这两个城市的GDP突破1万亿元。

——人均GDP国内最高——

  珠三角的人均GDP为10.5万元。深圳人均GDP达到20.35万元。广州、佛山和东莞人均GDP均超过11万元。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佛山与东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5万元,显示出较强的吸引力。

  2020年前三季度珠三角城市群GDP情况:




  以近10年人口增量排名第二的东莞为例,2000年,东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分别为13563元、4477元和10442元,这一数字在2010年上升到53959元、18106元和41179元。到了2019年,这三个数据分别上升到112507元、47505元和74628元。

——成为“人口赢家”——

  珠三角经济区的人口总数6028.18万人,始终是全省常住人口数量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2019年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12339.03占全省人口总量的55.96%。2018年常住人口12161.38,比2017年增加177.65万人。

  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增长情况(万人)表:




  深圳“人口倒挂”

  2019年深圳净流入人口793.17万。全市年末常住人口达1343.88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41.22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94.78万人,增长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户籍人口849.10万人,增长0.1%,占比63.2%。外来人口明显超过了户籍人口,呈现出典型的倒挂现象。

  深圳的落户门槛相比京沪要低很多,而且近年来大幅放开,因此深圳的户籍人口增长较快。在这部分户籍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工作后才落户深圳的毕业生。目前,深圳仍是一二线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相当高。

  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

  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人口集聚度继续加大,人口年龄结构继续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总体特征,常住人口婚姻状况保持稳定。

  珠三角城市群民营经济活跃、整体年龄结构较轻、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等因素,导致该地在过去10年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成为“人口赢家”。

  以东莞为例,在东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数量上,2005年工商登记户数合计为353266户,2010年上升到518544户,2019年上升到1238646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在2005年为293124户,2010年为402405户,2019年为677487户。民营经济、个体经济是新增人口就业的重要一环,就业机会更多,将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各城市错位发展产业




  城市群内部的产业结构存在梯度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城市的定位进行错位发展。

——先进制造业——

  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电子信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金融产业——

  “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平台,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和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中国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支持粤港澳发展绿色金融、海上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广州、深圳的创新研发能力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推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海洋经济——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国澳门发展海上旅游、海洋科技、海洋生物等产业。

打造产业集群




  过去十几年重工业化和加工制造企业规模化的进程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地区,必然选择大城市优先的城镇化模式。打造“特色金融+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必然是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的优势产业转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特色金融业——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是其优势产业之一,国家也大力支持粤港澳湾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证券业

  粤港澳大湾区证券市值规模仅次于纽约湾区,坐拥两大交易所,证券业发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证券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险业

  依托中国香港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高。保险业未来发展方向在于融合创新。

  银行业

  未来更多粤港澳本地银行以及国际银行有望在广东省内设立或增设营业机构,内地银行机构有望引入更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财富管理投资业务,增强三地银行业之间的资本流动与合作。

——现代物流业——

  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珠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物流业、实现对内畅通要素流动,对外联通贸易交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机场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湾区机场群,共有9个机场,呈现3+2+2的机场群格局。

  3个国际枢纽机场:中国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

  2 个干线机场:中国澳门国际机场、珠海金湾机场。

  2个支线机场:惠州平潭机场、佛山沙坪坝机场。

  整个大湾区在半径8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7个运输航空机场,被称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空域。从人均出行看,人均乘机次数不到3次/人,远低于纽约湾区(6次)和旧金山湾区(11次),需求挖掘空间巨大,产业优势有望加强。

  港口

  形成以广州港为核心,诸多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多层级港口群。2019年全球前10大集装箱吞吐量港口中粤港澳湾区占三席,深圳港、广州港和中国香港港分别位列第4、第5和第8位。通过协同整合,港口产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铁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计划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内铁路网总规模将达到4700公里,对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和县级行政区实现100%全覆盖,最终形成“六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和“四纵两横”的普速高铁网,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广东省已于2018年上半年提前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未来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小时城轨交通圈,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省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底色,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产业发展主要任务。作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和科创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5G、新能源汽车、 智能家电等领域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5G助攻

  到2020年底,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区5G网络基本实现连续覆盖和商用,5G产值超3000亿元;到2022年底,珠三角建成5G宽带城市群、粤东粤西粤北主要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形成万亿级5G产业集聚区,5G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迈入先进行列。随着5G基础设施的加速落地,珠三角城市群有望迈入5G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大

  广州、深圳、肇庆、佛山以生产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提供营销、服务为主;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地主要生产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9市2区协同发展,形成粤港澳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

  智能家电遥遥领先 

  珠三角是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家电重要产业基地。从产能上看,空调和彩电产量领先于其它城市群,洗衣机、电冰箱产量仅次于长三角。

未来展望

  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吸纳度高,2019 年长三角城市群共引入外来人口近100万,珠三角仅广东省一地新增外来人口就超过82万人。从长期看,产业转型升级有望涌现长期性投资机会,重点关注5G、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家电等优势板块。

  2020年5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重点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全国制造业最为活跃的地区,有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京津冀——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股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和国家核心增长极。相比起珠三角和长三角,京津冀的经济实力相对弱一些,经济联系与协作程度最低。为了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我国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概念。

何谓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3个城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战略核心——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

——发展规划——

  交通

  相邻城市形成1小时到2小时的交通圈。

  资源

  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的生态优势和滨海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京津冀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着力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

  产业

  向周边转移北京部分产业,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

  人口

  周边城市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向周边城市分散500万人口。

  受益地区

  燕郊区域、廊坊区域、保定区域。

——空间布局——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结构。

  “一核”:
  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双城”:
  指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要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轴”:
  京津发展轴——北京、廊坊、天津,辐射张家口、承德;

  京保石发展轴——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

  京唐秦发展轴——北京、宝坻、唐山、秦皇岛,辐射沧州。

  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

  “四区”:
  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

  “多节点”:
  包括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等区域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两翼”:
  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

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



 北京
  为北京减负,由过去的多功能型首都城市向单一功能的首都城市转变。京津冀一体化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破解京津冀深层次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天津
  京津间在金融中心与“总部经济”城市定位、现代制造业乃至科技研发等领域多有重叠,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优势,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天津城市间功能规划分工更加详细,减小城市压力,产业有更大的市场。

  河北
  河北具有工业优势,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居多,省内缺乏对经济有较大拉动力的城市,京津冀一体化将促进其经济、交通、贸易的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



  2020年1-3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6.2万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2.6万亿元、1.0万亿元和2.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京、冀增速均实现由负转正,北京由上半年下降3.2%转为增长0.1%,河北由下降0.5%转为增长1.5%,天津由下降3.9%转为同比持平。唐山市GDP达到5144.3亿元,增长2.9%,居河北省首位。

——人均GDP相差悬殊——

  虽然从总体的经济规模来看,三个地区对京津冀地区的GDP贡献率中河北最高、北京次之、天津最低,但从人均GDP角度来看,却刚好相反。从整体趋势来看,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呈增长趋势,但经济规模大小却有所不同。其中,北京最大,天津次之,河北最小。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人均GDP达到12万元,天津人均GDP为6.5万元,河北省人均GDP仅为3.4万元,与北京、天津相差较多。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这也显示了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依旧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在经济圈中的生产效率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天津市则展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合理的利用劳动力资源,使各项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人均产出逐渐超过北京地区。

  而河北省虽然是经济圈中地理面积最大、资源最富饶的区域,但人均生产的效率却最低,并且相差极为悬殊,成为巨大的经济断带。

  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人口变动情况(表):

——人口增长缓速——

  2019年,京津冀地区总常住人口11307.4万人,占全国比重8.1%。其中,北京常住人口2153.6万人,天津常住人口1561.83万人,河北常住人口7591.97万人。京津冀城市群中,天津以27.17%的人口增幅排名29大城市中第10位。北京、唐山的人口增幅分别为22.71%、6.64%。

  北京:人才逐步高端化

  北京受近年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影响,环首都地区的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增量在2019年出现了0.03%的下降。北京在早在2017年就提出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现在北京人才逐步高端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北京按受教育程度分的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口占比超过35%,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名列前茅。

  天津:曾“断崖式”人口下跌

  天津市的常住人口2017年之前增长较快,仅2015年就增长29.14万人。包括从北京“挤压”到天津的人口,也包括天津海河英才计划引进的20多万人,还有在天津经济较好的几年快速流入的人口。不过到了2017年,天津常住人口同比增长“断崖式”下跌到-5.25万人。

  河北:高学历人才相对不足

  从人口角度看,京津冀人口吸引力强,近五年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比重稳步增大。但从人口素质看,京津劳动力及高学历人才丰富,而河北相对不足、发展支撑较弱。

问题:区域发展差距显著



  北京第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5亿元,下降1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17.2亿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69.8亿元,增长0.1%。从产业结构整体来看,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梯度分布,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第三产业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业的行业增加值最大,在京津冀地区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批发和零售业。行业构成上,服务产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具有领先优势。

  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2020年前三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0095.43亿元,同比增长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8.90亿元,同比下降3.1%,比上半年收窄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353.82亿元,同比增长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612.71亿元,同比增长0.1%。天津第二第三产业的复苏,与深受疫情影响的武汉相比,算得上缓慢。

  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在2014年发生了一定的调整,由开始的“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的梯度分布。2019年,天津市第一产业的产值贡献为1.3%,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为35.2%,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占比63.5%。天津逐渐演变为工业型和服务型并重的潜力城市。

  天津市第三产业构成中批发和零售业及金融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第三产业在不断发展,但是滨海新区乃至整个天津在产业结构升级上缓慢,大量依靠钢铁、能源、重化工。整个产业,处于产业链上端原材料部分占比过大,下游延伸的高附加值产值占比较少。

  河北产业机构略显单一

  2020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实现生产总值25804.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3.3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61.2亿元,增长1.7%,加快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659.9亿元,增长1.2%,加快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8.9%、38.2%和52.9%,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14.7个百分点。

  对比北京、天津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不足。作为地域辽阔、资源丰厚、气候适宜的河北省,第一产业依旧是产业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河北省是工业和制造业大省,在全国钢铁和机电等行业的制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虽然第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但主要集中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知识型含量较低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机构略显单一。

未来:构筑区域性产业协同机制



  京津冀城市群人均GDP为1万美元,与日本东京都市圈、美国北大西洋城市群的5万多美元相比差距很大。京津冀城市群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在经济规模上已经具有世界级体量,也已经具备世界级城市群的素质,目前主要差距还是经济与科技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在经济发展与功能分工上,与国外世界级城市群存在很大差距。而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经济增速也处于劣势。从区域角度来看,南北差距正在不断加大,京津冀城市群需要快速成长为经济新高地。

——提高经济总量——

  京津冀城市群,要瞄准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应当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总量。

  01
  培育有潜力的经济增长极。除了津唐石保等传统之外的,还应在空间上要培育更多的有潜力的经济增长极,比如雄安、沧州、廊坊、武清、临空经济区、河北自贸区等,以此支撑世界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

 02
  加快产业升级,构筑区域性产业协同机制。北京的科创能力很强,但是北京部分科技成果转移到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因此应充分运用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提高转化能力,延伸区域价值链。

——做大做强中小城市——

  从全国百强市、百强县的空间分布可见,广东、浙江、江苏,但凡经济发达省份,并非只是中心城市的强大,而是源于众多实力强劲的地市和县,京津冀城市群要发展周边中小城市才是它的真正底色,做大做强众多中小城市才是根本之策。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高端人才、科技研发、金融服务、高端商务、总部型优质生产要素资源只会集聚中心城市,极少会在中小城市。近年来,虽然各地都有人才政策、税收政策等招商引智,但效果一般,很多市县产业园区的双创园区都是“门可罗雀”,原因在于,违背了市场和经济发展规律。

  概括起来:

  1、依托传统产业园区为载体,招商引资来发展。只能承接发达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能一直落后,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2、从产业类型上仍以制造业为主,从价值链上仍聚焦于中低端,即使能够实现区域内的率先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只能处于“跟跑”地位,无法赶超。

  3、实现创新资源的异地集聚和跳跃式转移、输送,有可能获得跳跃式发展,打破中小城市只能承接发达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宿命”。

  所以,京津冀城市群应基于首都北京的研发优势,天津的制造业基础、河北的空间和劳动力优势,在这些产业里面寻求更大突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生物医药、食品、健康等领域有更大作为。未来向“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方向着重发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