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谁在悄悄地改变
时间:2015-08-12 19:10:0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化研究所 

  “谁在悄悄地改变?”这是全创班尼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策划的一句广告词,它非常精到地点明了这是一个改变中的世界,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只有悄悄地改变才会赢得机遇。顺德工业设计园开园的两年时间里,在顺德在北,又有谁在悄悄地改变呢?

83d8d81148d5168c0e70c7d5d81bdfdf.jpg

  1、制造企业在改变

  2011年初,在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河北省省长陈全国时,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两次说到:“现在,工业设计发展起来了。”

  我们在美的集团新建的总部大楼里,听科技管理部总监邓奕威详细讲说了美的的工业设计发展。按照邓奕威的说法,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出现给了美的“积极正向的刺激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依靠市场规模和销售渠道获利的美的提了一个醒,让美的重新开始审视工业设计的价值和在产业分工中的独特角色。美的对此迅速做出了一系列反应:集团总部下发了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决定;各个事业部开始大量引进国内外优秀设计人才;成立集团内部的工业设计协会;举办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2010年,美的工业设计师的数量从原来的70多人增长到250多人,并且引进了20多名国外一流设计师。

  在政府的推动引导下,本地诸如美的这样的大企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工业设计了。美的董事会主席何享健在2009年的全员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投入,同时还要大力引进工业设计人才。美的下属的事业部去年以来已经高薪引进了三名外籍高级设计师,以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和进一步丰富产品的生产线。美的2010年的设计师数量是2009年的3倍,并且美的开始举办面向全国范围的工业设计大赛。北负责工业设计的副镇长赖小越说,“以前政府服务美的这样的大企业无非是给钱,但现在工业设计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已经出现了,政府提供的服务发生了变化”。面对未来外籍设计师和高水准设计企业可能大举进入的状况,无论是古今设计的老柏强总经理还是青鸟设计的执行总监陈刚昭都表现出了特有的自信和理智,在他们看来,那种情况可能带来一定的竞争,但更多的将是相互的合作交流。顺德工业设计的发展又将迎来一个与高手过招的时代。

d392fd7f0dc1b2dfc5cc3656942d84cc.jpg

  众所周知,白色家电是北最为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北众多的中小企业也是围绕这一产业,主要为美的系列产品提供所需的配件服务。这构成了北的基本产业生态,即美的占有品牌和渠道制高点,围绕其生产环节派生出众多产品和服务提供企业。由于美的在国内家电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相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其主要盈利点在于规模和数量。尽管在白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利润率已经非常之低,但只要守着美的这棵大树依然可以给众多配套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企业研发创新的内在动力,使得本地的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问题。

  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讲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而在基础研发方面,无论北还是整个顺德都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和抓手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北在一步步探索中找到了工业设计,这既与其传统的白家电行业有高度的关联性,同时也能够面向整个珠三角的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和拓展性。

  工业设计能否创造价值?北人觉得,一个朴实而直观的情况是:数十家设计公司和数百位设计师来到北一年多能够生存发展,就足以说明他们对制造业的价值。一般而言,制造业是最会精打细算的行业,只要企业愿意出钱做设计,就说明市场需求存在。现在很多制造企业已经有了一个思维习惯:我的产品有没有经过设计?能不能通过设计改善产品?这种思维一旦成为习惯,对于传统产业的提升效果就显现出来。

  2、设计企业在改变嘉兰图的坚持

  经过10年打拼的嘉兰图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设计公司,顺德嘉兰图是顺德工业设计园第一批入园企业。设计总监陈健,一位富有学养的设计管理专家,从深圳到顺德,一呆就是两年。小镇夜晚的宁静,让这位长年生活在喧闹深圳的人有了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会,他把以往用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拿来读书、健身。据说两年里体重降了、腰围紧了、胸围宽了。

  嘉兰图经过多年对工业设计的坚持,已经摸索出一条设计企业的成长蝶变之路,即从过去传统的画图公司成为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设计公司”。嘉兰图入驻北,使得这一家格外注重用户需求调查的设计公司与美的集团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在美的集团一款热水器的设计招标中,嘉兰图在与一家外国设计公司的竞争中胜出,展现出不俗的潜质。2011年元月里,在顺德嘉兰图的一场设计分享会上,美的集团事业部一位来自韩国的设计总监坎迪说,在上千家中国设计公司中,嘉兰图已经可以承担一些国际设计公司才能实现的设计任务,而设计费用上还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嘉兰图正在改变着制造业企业对设计公司的认识和态度。2011年,白色家电可能成为嘉兰图设计的第一大市场。

  在北,陈健可以近距离观察美的。美的集团一位高管的话让陈健深深地折服。那位高管说:“美的进入的所有市场都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陈健由此认为美的的确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他也在思考,面对美的每年巨大的设计市场,为什么本土的设计公司都还没有做强做大?对此,陈健的看法是,由于顺德本土的设计公司,他们的创办者和设计总监大多出自美的,凭借之前积累的关系,能够相对顺利地拿到委托订单。这其中较大的弊端在于设计企业可能丧失对市场竞争应有的意识和认知,反而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壮大。由此,他认为,目前政府对设计公司的扶持,需要避免过分呵护的危险。

  潜龙的跨越

  潜龙应该算是本地设计公司发展演变壮大的一个缩影,与古今、青鸟等设计公司类似,潜龙也由美的最初的工业设计中心孵化而来,经过多年的沉寂耕耘终于在顺德工业设计园的平台上获得了提升发展的动力和支持。设计总监尹晓莉说,潜龙正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尝试,建立自己的市场调查和研发设计部门,他们不仅关注今天的家电,而且更关注家电该走向哪里。

  在某种意义上,潜龙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依附在制造企业身上的设计企业,而是在摸索中不断改变自身的角色和位置。设计创新能力的自我提升能够使其与制造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利共赢关系,并极大凸现设计的价值。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潜龙尝到了设计引领的价值,在一次委托设计中,委托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支付相应费用,潜龙与委托方商定,按销售分成的方式解决。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尹晓莉觉得对方老板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诚意值得他们认真对待。设计产品受到了市场青睐,潜龙在合作中不仅获得了更大的收益,而且与制造企业建立了新型的合作模式。

  尹晓莉认为,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政府和运营商组织的一系列对内、对外活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为企业获得更多前沿资讯提供了渠道。潜龙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支持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人才要素,却由于园区的配套问题遭遇了瓶颈。她觉得政府应该提早建设公寓等必要配套设施解决新来设计师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居住问题。在这一点上,园区的众多设计企业,无论是国外的还是本地的,都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呼吁。

  园区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设计企业、设计师的自信,增加了他们与制造企业博弈的筹码,同时也使得许多制造企业开始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不仅是美的而且众多中小企业也开始了积极的行动。委托设计价格的提高说明制造企业开始对产品有更高的期待,反过来也促使设计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准。潜龙目前开展产品设计的流程已经细分到包括前期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定位报告、行业分析、设计成本分析、结构工艺分析、样品策划、测试等环节,设计周期延长了,对设计师的要求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更有保证了。

  随着企业转型的不断深化,潜龙也开始尝试设立独立的调研部门,对用户需求和心理、色彩变化、流行趋势等作基础研究,希望能够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中把握主动和先机。

  向自己发起进攻的北人

  从一开始,林涛和科凡的存在就代表着设计城中的另外一种声音。林涛是地道的顺德人,他创立的科凡也是地道的本土品牌。林涛对设计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他把这种理解用一种商业模式加以实践,这点符合顺德北人一贯的做事风格和原则,低调、务实,脚踏实地。林涛对外界质疑科凡是设计企业并不以为然,他觉得科凡是典型的以设计来倡导商业模式的家居企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具公司,他们要做泛家居主义的实现者。

  2006年,在结束了在德国和香港的学习生活后,林涛选择了回到顺德创业。那一年他32岁,之前打过工,也吃过苦,经历过一些生意上的风波。创业的时候选择了他最熟悉的家具行业。家具是顺德的两家一花(家具、家电、花卉)的龙头产业,产业链完善、集群效应明显。但遵循着与其他传统制造业贴牌、代工发展同样的发展逻辑,家具业主要靠出口带动,国内家具缺乏品牌引领和带动。林涛认为,从2007年开始,家居产品已经悄然进入个性消费时代、环保时代。他觉得制造立国的年代已经过去,设计立国的新产业时代已经来临!

  科凡成立之初就有了全方位的整体构思,强调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式的服务性理念,在林涛看来,科凡卖的不仅是实体的家具,更是在卖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而这种针对人的体验式关怀需要通过设计来完成,但设计自始至终不是独立的,而是与科凡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一再传递着自己对设计的另类解读,他认为,设计是无价的,但无价有时意味着免费。科凡在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上进行了颠覆性创新。他们以设计为中心向上下游进行产业服务延伸,达到市场调研—终端销售—订单处理—外包服务—仓储运输—产品研发—设计增值—(生产制造)的7+1服务系统。在过去三年,科凡已经成功改造了全国200多个装饰公司,将其整合为科凡的品牌授权终端服务商,成为科凡分布全国的硬渠道。

  根据客户个性化的装修需要,科凡的设计团队会量体裁衣,作出一对一的效果图,并且现在已经能够实现数字化模拟,步入式动画和24小时光线变化可以让消费者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些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当客户选定方案后,定制家具的其他流程开始启动,由于客户通过科凡提供的平台直接与终端生产发生关系,减少了中间的销售中介,流通环节产生的费用被大大降低,使得定制化家具的价格有时比卖场家具更加便宜。接下来林涛希望通过设计及网络把全国所有终端客户平面免费设计成为立体效果,获取销售的话语权,以尽量少的门店面积展示更多的产品,从卖产品升为以卖空间,再升级为卖设计理念及生活方式。他还盘算着,将现在的效果图升级为动画,能够模拟在空间内行走,并应用多点触摸的软件技术,将其升级为以带眼镜看立体电影的方式来卖家具及家居产品。总之,作为整体家居的倡导者,林涛立志打造中国人的“宜家”。

  专注在六维空间

  在广东工业设计城,我们见到了设计师廖志文,他曾兼任一家制造企业的董事,如今专注于工业设计,他的设计公司叫六维空间。廖志文早年在大学所学的是美术专业,毕业后曾有过一段做美术老师的经历。后来,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来到深圳,在一家台资代工企业开始接触工业设计,在这一领域已经有近20年的从业经历。他给我们展示了一款由其设计团队开发并在国外市场上获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加热水壶。虽然现代简约的时尚外观为水壶添色不少,但其真正的卖点却是更为精巧的“分量”加热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与传统加热水壶一次性烧开整壶水的方式不同,这把加热水壶可以根据我们每次的需要调节烧水量(一杯或一瓶),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烧开水的时间,节省了人们等候的时间,只需十几秒一杯开水就烧好了,并且开水会顺着导流管自动流到杯子里,这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泡茶或者泡咖啡的过程,并且避免了传统加热水壶由于开水变凉需要反复烧开造成的用电浪费。巧妙和人性化的设计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而且也提高了这款产品的附加值,使其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不过眼下这款独具匠心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还没有销售,廖志文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希望早日实现在国内市场的量化生产,让中国设计师的工业设计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和改善中国人的生活,毕竟未来中国人不仅要实现温饱、实现小康,还要更好地生活,这正是时代赋予中国工业设计更为宏大的使命和意义所在。

  “宏翼创意工厂”

  设计公司的客户,待开发产品的企业,关注的核心内容是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空间,他们期望用最少的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一个好的创意成长到在生产线批量生产需要一个很长线的研发过程,其中介入的平台横跨诸多企业,设计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环,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产品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方可论成败,但整个研发流程本身也都存在风险,因为成本要求的制约往往是导致产品夭折的关键。因此,客户在早期的产品设计环节就希望所委托的设计公司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而宏翼就一直在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宏翼提出了“工厂化”集成研发系统模式,并将其定义为“宏翼创意工厂”,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三大主体环节——设计、模型(测试)、模具制造进行整合,并且建立相对应的三大中心,分别为“工业设计中心”、“手板制作中心”、“模具孵化中心”。此种集成化、功能化的研发链条大大地缩短了产品从概念到投入生产的研发周期,提升了客户交互性,并大大降低了产品研发成本与研发风险。在演绎宗宗经典成功案例的过程中,宏翼“长线型”设计体系已得到诸多制造企业认可和青睐。宏翼设计总监卢刚亮认为,“宏翼创意工厂体系创新模式,核心作用在于产生高效的创意设计及技术成果,放大工业产品附加值。在此期间,也会起到无形的示范效应,以带动整个工业设计行业研发模式升级。模式改变,则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宏翼的实践实际上是将设计贯穿和融入了工作的每个环节,甚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团队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宏翼设计师赵鹏宇就认为,“如果好设计是千里马,理解欣赏它的人就是伯乐,注重设计的氛围,就是在培养更多的伯乐,设计公司不仅一直在做着表象的设计,同时也在影响着更多的人成为伯乐。当人人重视设计,追求创新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产业强盛之时,所有设计公司一直默默承载着这个使命,影响更多的人去关注设计、理解设计从而提升品位设计。”

  “构建企业品牌竞争力”

  从李建平创立尚致的第一天起,他就把“构建企业品牌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他将尚致定位为珠三角最具活力和成长力的专业设计公司之一。2010年8月,佛山市尚致设计有限公司牵手CCTV.COM央视网,成为设计创意产业—央视网星级合作伙伴。CCTV央视网为了设计创意产业企业品牌推广,在设计创意产业行业中选中了佛山市尚致设计有限公司为设计创意产业行业中的星级合作伙伴,在央视网充分展示尚致产品的风采与精神,并同意尚致可以在网站、名片、宣传手册、展览展示、产品说明书、办公室、厂房使用CCTV央视网企业频道星级合作伙伴的名称。李建平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具有使企业能够持续赢利的能力,更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品牌溢价能力。”如何塑造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对此,尚致设计师冯杰森觉得还是要在设计产品上下功夫。他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关注消费者的生活形态需求,才可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明确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结合生产企业的品牌定位才可以真正找到设计的方向,并贯穿设计整个流程中。因此,设计师应该认真地对待生活、追求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从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3、产业生态在改变

  与彼得扎克不同,与喜多俊之不同,韩国排名前列、也是美的集团以往产品设计中倚重的国际设计公司GO2,悄悄地来到了北。GO2的到来不是园区招商引资的成果,而是经美的集团有关人士的建议,看到工业设计城的政策,自己决定要把设计的窗口前移到顺德北来的。GO2有着国际化的设计公司风度,公司专用的笔记本和室内装修采用的是一种充满生机的鲜绿颜色。园区中有人开玩笑说,这一回国际竞争逼到了家门口,可真是“狼来了”。

  韩国GO2来了

  成立于六年前的GO2公司在韩国2000多家设计公司中排名在前二十位,负责人金德根先生在韩国设计界有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对设计方向及潮流有着很好的把握。他认为,在中国沿海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已经拥有不少跨国设计公司或者办事处进驻,相比而言,他们在珠三角地区的拓展空间更大。而美的自然会成为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

  金德根介绍,韩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也是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的,无论是政府还是大企业都非常重视。但工业设计的水平也确实有赖于制造业的发达速度。

  在韩国,设计的概念比较宽泛,设计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针对产品的工业设计,人们的衣食住用行都有设计的影子,并且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园林设计等公共领域的设计作品也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在金德根的眼中,设计不等于外观好看,而是一个更综合全面的概念。

  与国内众多创意设计园区集聚式的发展模式不同,虽然韩国80%的设计公司聚集在首尔,但却是以分散的形态存在,面向全国服务不同类型的企业。尽管顺德工业设计园在政策方面为设计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租金成本,但其周边环境配套的滞后却给设计公司的人员引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GO2的副总金铁浩用熟练的中文说,“目前这个事情最头疼”。本来计划招聘的设计师,无论是有经验的还是刚毕业的,都由于园区配套的问题不愿来,而之前已经安排好过来培训新进设计师的韩国设计师也就迟迟不能启程。
再头疼、再难,GO2没有去广州、没有去深圳,而是选择了北。是什么在改变?

  4、北滘在改变

  北在这个时候选择工业设计,可谓恰逢其时。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北镇委书记徐国元认为,“北与工业设计的完美对接无论对北的转型突围还是对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北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转型提升获得再次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伴随传统制造业的逐渐壮大,工业设计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独特功能越发明显,工业设计作为产业链关键性环节独立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徐国元借用顺德在产权改革中的一句口号“靓女先嫁”来形容北与工业设计之间的邂逅。在他看来,“靓女先嫁”有个实际的问题,“你太早,还没成人,就叫早恋,如果太晚,又错过最佳的黄金出嫁时期,在改革开放第二个30年刚刚起步的时候,家电产业重镇北与工业设计的联姻似乎恰到好处。北的产业将因设计而提升,城市将因设计而展开,人们的生活也将因设计而改变。

  “城市人的气质”

  高度的异质性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产生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北的真正蝶变之所以产生广东工业设计城,就是因为这里营造了一个真正意义的异质性社会空间,它可以酝酿和发酵出促进城市化的细胞和基因。其实这种社会性的“反应”在北一直在发生,美的、碧桂园和其它本地企业始终在参与着这样的过程,并为北的发展提供着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中国白色家电的龙头企业,美的的业务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作为南中国地产界的奇葩,碧桂园也已经于200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还有精艺、锡山、日美、万联等本地企业纷纷跨入“总部时代”,所以,北的企业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与外界建立起广泛而多元的互动联系。外界的新人群、新思想、新观念、新方式一直在悄悄地改变着北,而工业设计的出现让这种改变更加地强烈和明显。2010年北镇村(居)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在深圳华侨城召开。会上,冼阳福镇长在总结发言时特别提到,希望基层干部今后要严肃对待外出学习参观活动,端正衣装,要有“城市人的气质”,弘扬北人诚信、务实、开放、包容、勤奋、和谐、至善的精神。这是一次悄无声息的城市化宣言,标示着顺德人在省思后的自觉和再次跋涉。

  顺德增加了新的“频道”

  省区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城在某种意义上为顺德北增添了一个连接外部世界的“频道”,北的经验探索也正通过这样一个媒介与珠三角、与广东省、与北京、与世界发生着联系。广东省委政研室曾前后几次到北调研考察,陈子季副主任认为,北的经验亮点还不仅在发展工业设计方面,在社会建设、社团活动等领域的实践也都可圈可点。陈子季副主任半开玩笑地对北领导干部说,“你们别总把好经验藏着掖着”。正是因为有了广东工业设计城,才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的目光吸引到了顺德北,大家也是通过这样一个窗口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北、关注和感受顺德。在省委政研室到北之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张晓山所长和党国英研究员也曾经带队到顺德调研农村改革。张晓山所长在北调研花卉产业发展、“美化家园”工程后认为,“北的许多实践为我们的农村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和非常鲜活的案例”。顺德人讲普通话挺吃力,讲普通话会使语言的精彩大打折扣。以往顺德更多在讲“德语”,她的想法北京不知道,她的做法外界不了解。现在有了广东工业设计城,一群讲普通话的人来了,顺德在外面多了一个普通话的频道,这对顺德、对于北未来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将是更为深远的。

  其实,中国沿海这几个虎虎生风的典型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顺德东莞的粤方言、福建泉州的闽南话,北方人难学不用说,温州话竟会被传说成在自卫反击战中比通讯兵的“密码电报”还保险。未来这些地方,随着逐步的开放,作为本土文化载体的方言,它的命运如何?也许我们可以从香港、从迪拜这些既通行英语,又拥有自己方言的城市得到感悟。

  “看不见摸不着的才是大价值”

  一般而言,政府引进或培育某项产业总习惯性地计算投入产出比,并以此作为衡量产业价值的基础,这基本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和工业时代的单一逻辑。但如果视一座城市是有机系统而不是孤立的部分,那么产业价值的体现应该考虑其对城市整体的带动效应,这种无形的价值往往无法用简单的数字进行统计核算。许多由地方乡镇起家壮大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选择将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大城市。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地方的整体城市环境好,具有太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阿里巴巴选择落户杭州,更多的江浙企业落户上海,兴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实践,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设计产业集群已现雏形。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都来考察取经,其中他们最为关心也是询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工业设计不是终端产品,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它的价值如何度量?对此,除了对设计产品的价格构成做庖丁解牛式的分析外,作为这项事业的主要推动者,北镇委书记徐国元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他认为,“一方面,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已经汇聚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公司和人才,这些公司各有特点,有的擅长产品外观,有的擅长产品的功能,有的擅长新产品开发。它们聚集在一起,使得产生设计价值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设计的效果和效率也得到提高,新的产品从概念产生到面市的周期大大缩短。另一方面,工业设计的价值或者主导性还体现在它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方面,广东工业设计城虽然只在北,但已经能够辐射到顺德周边地区,大大提高了顺德企业的创新意识,提升了顺德的设计理念”。

  看似“无中生有”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它的诞生和蝶变其实也有某种必然。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创意产业园区有所不同,广东工业设计城没有“为创意而创意”,而是选择了与自身产业基础最为贴近的工业设计。虽然不少地方都面临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和发展各类新兴产业的双重任务,但具体到各地的实际状况,更需要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拓展策略。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成功其实也是各种因素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