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何霞谈Uber遭罚:新业态亟待政策护航
时间:2015-06-10 09:10:13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互联网专车适逢多事之“春”。不久前在山东开庭审判的“专车第一案”至今尚无定论,专车鼻祖Uber(优步)近日在广州遭罚的消息又霸占各大媒体,甚至连朋友圈、微博都被疯狂“刷屏”,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直以来,我国严打专车非法经营乃至Uber在全球遭抵制,这折射出什么?是多方利益的博弈还是制度之弊?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互联网专车如何在发展与监管之间踩好钢丝绳?在“互联网+”这一新概念下,对于Uber这样的“外来物种”又该持有何种态度?对此,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工信部电信科学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总工何霞接受了媒体专访。

  Uber等专车遭封杀的根源在于制度问题

  近日,Uber广州总部因涉嫌无照经营被工商和交通等多个部门执法查处,一批用于揽客的手机被查封。随后,多名司机收到Uber短信通知:Uber广州车主官网“司机之家”本周将暂时关闭。另据广州市交委透露,广州市区两级交通执法部门在近期的日常执法中已查获多起利用手机软件揽客的非法经营个案,均被交通执法部门依法处以3万元的罚款。

  专车之争折射出租车制度之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以及《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广州市客车租赁管理办法》等地方交通法规均明文规定,利用私家车从事“私租车”服务涉嫌非法运营。交通部长杨传堂在2015年两会期间更曾表示,永远不允许私家车当专车。而专车屡遭抵制,其关键点恰在“不正当竞争与非法运营”,或者说,“出租车营运执照”是专车的软肋。

  何霞表示,姑且不论交通部门的现有法规是否适应互联网化的市场现状,在新法规出台之前,相关管理部门必定是按照已经出台的法规进行监管。而专车服务这一市场现象与现有法规中所认定的违法行为是一致的(即Uber是违法的),从这一角度看,广州对于专车的管理和查处是有法可依的,属于正常履职、按章办事,并不能说是错误的。

  “目前,移动出行领域尚存诸多问题,而专车服务遭“棒杀”,私家车进入专车平台只是导火索,其背后涉及的汽车、租车管理制度才是最本质的问题。”何霞称,在新技术和新应用普及的当下,不适应市场发展的法规是需要调整和改革的,在这一问题上,可以说,全世界都是滞后的,不止是中国,Uber在韩国、印度、法国、西班牙等14个国家均遭封杀,即使是其母国美国也没有向其抛出橄榄枝。

  “当然,政府调整相关的监管办法、改造现有体制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专车服务市场都会存在两种力量的博弈,尤其在‘互联网+’的风口下,这一现象会持续发生,但这也是正常的冲突。”

  专车是移动互联时代共享经济下的产物

  互联网专车发展之路之所以坎坷,是由于其涉及合法性问题、乘客安全问题,甚至动了传统出租车的“奶酪”。但不可否认,专车服务能在短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市场,根本原因还在于这种新兴的服务业态满足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专车的出现,填补了出租车数量的空缺,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极大地解决了“打车难”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车服务带有互联网基因,闲置车辆参与运营,可在交通高峰期为出租车“削峰填谷”,不仅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也提高了用车效率,对减轻交通压力大有裨益。

  围绕专车的博弈恰恰是中国经济互联网化转型生态的一个写照。自全国“两会”以来,“互联网+”正在成为一个新概念,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对接这一概念。何霞表示,Uber等专车的实质内容是“互联网+”与交通领域的结合应用,其对传统的租用车业务产生的是颠覆性的冲击。何霞谈到,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崇尚共享经济,它是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一个特征,从长远看,共享经济无疑也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形势。当前,可共享的内容涵盖信息、资源、数据等多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的共享经济还会涉及更多资源,应当说,共享经济领域还有许多业务可待挖掘,空间很大。

  何霞认为,就专车领域而言,被闲置的私家车资源便是可共享的内容之一,从滴滴打车等打车平台开始,逐步发展到专车平台,下一步则会推广至拼车、甚至公交车的调整上。假如2020年后实现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可共享性将进一步提升,共享汽车将成为生活常态,而汽车的拥有价值则会降低,简而言之,届时消费者会更热衷于坐在车里享受,而非自己驾驶。因而,从这一角度看,这类互联网新兴业态是必然会发展起来的。未来,包括滴滴、快的等还会推出更多新的应用,以满足消费者对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

  给予“互联网+”新业态以体制性的包容

  自2010年上线迄今,Uber已成功挺进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300个城市,累计融资超40亿美元,估值达40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Uber并未像PayPal、eBay等“外国友人”一样水土不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Uber便把住了中国市场的脉搏。其在中国野蛮生长的速度甚至让背靠阿里腾讯两大巨头的滴滴、快的公司都感到了压力。从一键叫直升机到一键叫舞狮、一键叫宠物、一键叫特斯拉、一键叫佟大为……Uber这只共享经济的“领头羊”在专车服务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并且在滴滴、快的们终于扛不住“补贴烧钱”而合并之后,Uber开始大发补贴,收效显著,其攻城略地之势已难以阻挡。至此,“狼来了”的声音也甚嚣尘上。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Uber这样的“外来物种”与国内专车企业在市场份额上的争夺呢?
 
  在何霞看来,应该把握两个原则。其一,应尽快明确对私家车参与专车的态度,不能一味打击,光抓是抓不住也抓不完的,往往投入很大的监管成本却收效甚微。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互联网+”下的新事物以体制性的包容,基于相应的管理政策去不断完善这一市场,对司机、汽车平台均提出一定要求,出台相应规定进行规范、管理,鼓励新应用和新业务的发展。只有将新兴的专车服务纳入规范管理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其二,应鼓励平等竞争。不同主体之间需要有公平竞争,发放牌照、相关规定、内外资比例等都需要考虑。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是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整个专车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充分且有效率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