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承德绿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喜讯不断:上海世博会上与宁波沁园集团签约总投资2.8亿元的活性炭工业园项目;文博会上100多件产品被抢购一空,并收到深圳、广州等地多家企业订单;“5·18”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该企业的活性炭文化创意系列产品被评为河北省旅游产品一等奖,并被命名为河北省旅游产品生产基地……
“注入了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让我们的活性炭身价倍增,”5月20日,正在廊坊等待领奖的公司总经理祈项超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我们,“从上海世博会、文博会到廊坊经贸洽谈会,公司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市场欢迎,我们已经尝到了文化创意的甜头。”
平泉县自古炭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据县长董正国介绍,该县有山杏基地67万亩,活性炭的主要原料以果壳为主。目前,全县活性炭生产企业达到41家,2009年全县生产各类果壳活性炭3.5万吨,销售收入达2.5亿元。平泉县的果壳活性炭占全国总产量的60%,被命名为“中国活性炭之乡”。
五彩缤纷的贝雕画“万里长城”、挥洒写意的彩砂画“松鹤延年”、厚重天然的秸秆画“耶稣牧羊图”……5月9日,在绿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的文化创意产品展厅内,笔者被一幅幅“化腐朽为神奇”的活性炭贴画作品深深吸引。祁项超介绍,“同样是活性炭,工业原料每公斤纯利润只有1元多,而注入文化元素、打造成装饰品、工艺品后,每公斤炭颗粒活性炭可创400元的效益,纯利润提升100多倍。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各种活性炭文化创意产品4大系列、300多个品种。2009年,仅活性炭文化创意产品销售额就达到54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
“卖活性炭只是卖工业原料,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只有把文化创意元素注入活性炭产品,才能把活性炭产业做大做强,”平泉县委宣传部部长王荣昌介绍,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优势,2009年,平泉县谋划实施了总投资45.5亿元的35个文化产业项目。其中,活性炭文化产业园聘请南京林科院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该园区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有21家活性炭企业入园。预计到2015年,活性炭园区产值将达到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