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为农民工献血74次的精神点赞
时间:2014-07-23 16:30:21  来源:荆楚网  作者:张立 
  “坐早晨6点最早发往县城的公交车,再坐7点县城发往邯郸的长途大巴,9点多能赶到邯郸市中心血站,机采血小板需要2个小时左右,争取上午完成献血。”7月9日5时30分,临漳县张村乡于园村献血达人王红丰起床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匆匆抄起两个素包子,边吃边到村口等车。这一天,他要到邯郸市中心血站,完成他人生中的第74次献血。7年来,他分别在邯郸、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献血73次,总量近3万毫升。(《河北日报》7月21日)

  7年如一日累计献血74次,邯郸临漳农民工王红丰献血近3万毫升,这样的献血事迹和王红丰的献血情怀已经感动了众人。在一些人仍然对献血存在安全疑虑时,在一些人仍然不愿意献血的情况下,王红丰的献血义举献出的是滚烫的血液,更彰显着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更可贵,更值得褒奖。

  据相关方面调查显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而王红丰就是这一主力军中的光荣一员,他以朴实的认知和孜孜不倦的行动,坚持着他的献血爱心之举。正是有了这种认知,初次献血后的激动之情才会溢于言表;正是由于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性认知,他才能够7年如一日的把无偿献血义举坚持下来;正是因为有对献血精神的坚守,为了献血,他可以忍受献血前数日的“酒瘾”;为了献血,他不管是身在北京、天津等外地务工处还是住在家中,即便经过长途奔波,他也不言献血给他带来的种种“负担”,正是因为这种认知,这已经可以书写出他对献血“事业”的热爱,和对生命可贵的自觉捍卫。

  除了自己持之以恒的坚持献血之外,王红丰还把更多的亲人拉到献血队伍中来。虽然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共识,但新增一份爱心就多一份希望就少一些“血荒”。王红丰就传递着这样的希望。倘若把王红丰的献血之举比作星火,那么,他把亲友拉到献血队伍中来的可贵之举,就如同燎原之火一般那样的温暖和光辉,更体现了王红丰奉献血液、救助他人的精神得到了亲人们的认可,“润物无声”的献血义举也感动着身边更多的人。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王红丰的献血认知是最朴实的,献血义举却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应该呵护的。正是由于王红丰多年来的坚持,他获得了2010至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虽然没有太多的物质上的鼓励,但在精神上的肯定,以及通过献血实现个人救助他人的社会价值,这或许也是王红丰的最大收获,也应是更多献血者们的精神追求,也将成为王红丰继续坚定走在献血路上的重要支撑。

  为王红丰的献血精神喝彩,坚定地做王红丰献血的同路人,这应该是王红丰事迹所产生的“涟漪效应”和应该实现的社会价值。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