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场舞与高音炮的和解只是开始
时间:2014-04-12 11:16: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毛建国 

    近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高音炮反击广场舞”事件,有了解决方案。8日,浙江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召开通气会介绍,市区松台广场“中央音控系统”已于7日进场施工,预计一周后便可投入使用。届时,松台广场舞团队将一律不准自带音响设备,音量统一由音控室进行管理。(《人民日报》4月10日)

    “高音炮反击广场舞”事件曝光后,网友普遍认为对抗没有赢家,对话比对抗好。可是,对话是需要条件的,特别是当对话双方已经失去沟通基础并形成对立后,看似平常的对话其实比登天还难。上述事件能得到和解,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有关部门走到了前台,承担起了责任,为对话与和解创造了条件。事件和解当然是好事,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不会发生新的对抗?其他地方还会不会发生对抗?这些都是未知数。

    对于广场舞扰民困境的根源,现在一个主流看法认为,这凸显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薄弱。言下之意是,1996年颁布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仅存在落实的问题,而且一些法条过粗,许多规定早已不适应今天的现实。除了法律视角之外,其实还有文化和空间两个视角值得关注。

    笔者曾向大妈们请教过:广场舞到底有什么魔力?大妈们回答:不跳广场舞还能干什么?这一回答有些出乎我意料。忙碌了一辈子的大妈们,在大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从围着单位转、围着土地转到现在成了社区人,过去一直没有过什么爱好,老了还真不知道干什么。跳广场舞可能只是带孙子之后的一种“补缺”,如果有其他选择,未必就会去跳广场舞,最起码不会只跳广场舞。这也体现了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是公共文化方面的问题,此外还涉及公共空间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万人的运动场地数量只有65.8个,而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都在200个以上,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2平方米。现实中,很多市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文化健身需求十分强烈,但想找一个离家近、设施全、开放时间长的公共空间却很成问题。现在很多城市宁愿花大资金建设体育公园、豪华体育馆,却不愿围绕社区建设公共空间。这就既涉及资金投入问题,又涉及规划理念问题。

    如果大妈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乐趣和可选择余地,岂会集体涌向广场舞?喜欢健身的大妈能找到合适的场所,何至于产生扰民问题?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引导大妈们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兴趣,为“精神养老”提供条件;加大公共空间建设投入,在资金和规划上优先保证“身边的文体馆”,为老年人的娱乐健身提供足够空间,这才是根本之策。而现在温州市鹿城区的解决方案,主要是“积极协调当事双方”,与此同时在市区松台广场建设“中央音控系统”。噪声小了依然有噪声,声音太小了广场舞的气氛可能又没有了,这是一个两难问题。而且,大妈们也并非只在广场跳舞,还有很多大妈在小区附近跳舞,这一问题又该如何圆满解决?

    广场舞扰民的困境不仅折射着法律建设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还折射着公共文化和公共空间的不足。就当前来看,解决这一燃眉之急也许只能这样,但从长远看,更好地满足公众不断增加的公共文化需求,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