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把民生关怀作为第一大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等市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座谈交流,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活问题。
2007年初,唐山市政府确定要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后,唐山市督查室对实事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并多次督导检查,各承办单位制定了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实事任务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取消园林、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收费”实事任务已经完成,其余19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实事任务的圆满完成,从7月27日起利用6天时间,唐山市政府督查室对今年市政府要为群众办好的20件实事逐项进行巡回检查。本报将持续关注。
实事一: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百姓声音:“以前想给孩子买点肉吃都要左右掂量,现在我们每月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好了,也能供孩子上学了!”从玉如激动地说着家里这些年的变化,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
7月27日,记者来到了山西南里社区,在按摩诊所里见到了正在为患者按摩的从玉如、苏志文夫妇。从玉如夫妇都是盲人,1999年夫妻两人都下岗后,生活举步维艰。由于没有就业能力,从玉如一家三口只能靠亲戚朋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居委会了解到情况后,不仅给从玉如办理了低保和社保补贴,还为他们免费提供了场地,帮他们办起了社区按摩诊所,从此,这个“零就业家庭”开始有了生活的依靠。
实事解说:唐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向军
■进展情况:1-6月份,全市新增就业3.7万人,完成实事任务的61%;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万人,完成实事任务的52%,其中就业困难对象3500人,完成实事任务的70%;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3600人,完成实事任务的54.4%;免费培训农民工50960人,完成实事任务的52%。
■措施和打算:首先通过广泛开展“真情暖万家”活动,使困难群体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动员干部职工参与“一助一”帮扶活动,设立了“扶贫济困”专项资金。开展援助月活动,全市共确定援助对象14685人,入户走访7944人,为援助对象量身制定服务计划书1561份,使2333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帮助2445人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同时,对“零就业家庭”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摸底,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档案,实施动态监控。经调查,全市共有“零就业家庭”849户,涉及有就业能力人员1352人,目前,已有560个家庭的576人得到了妥善安置。
其次,通过推动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今年以来,为137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9.6万元。为推动女性创业,与市妇联组织筹划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巾帼创业行动”,召开了以“我创业我成功”为主题的创业典型报告会。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目前已为3名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万元。
另外,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和加强就业培训,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开展了以“进城务工帮您解难”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和“2007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同时加强监管,提高就业培训实效。为提高阳光工程培训质量,重新确定了培训补贴标准,根据不同工种制定了200至600元的补贴标准。
下一步将首先抓好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理顺和简化工作程序,降低政策门槛。其次加强对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帮助重点援助对象落实好社保补贴、医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做好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安置。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同时,发挥市本级新劳动力市场作用,完善就业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利用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用工需求大的优势,及时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价值的就业岗位信息。
实事二:改造整合农村敬老院
●百姓声音:“饭有人给做、有人给端,衣服有人洗,床单有人换,没事看看书、打打牌、下下棋,心情愉快,没有后顾之忧,跟家里一样啊。”蔡纲老人高兴地说。
绿草如茵、鹅卵小径、休闲广场、蔬菜苗圃,双人标准间、室内配套 卫生间、餐厅、棋牌室、图书室、医疗室、健身房,见到以上情景,很多人可能都会以为这是在宾馆,但这里却是迁安市中心敬老院。
71岁的蔡纲老人是迁安市城关镇蔡庄人,老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好,又孤独一人,无儿无女。3个月前蔡纲老人来到敬老院,说起这里的生活乐得合不拢嘴。
实事解说:唐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文才
■进展情况:今年4月份,已将市实事计划改造敬老院33所的改造资金1579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同时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敬老院改造配套资金预算4918.8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改造资金602万元,已有19所敬老院动工建设。其余14所因各种原因尚未动工。
■措施和打算:一是落实敬老院改造资金;二是积极推进敬老院改造工作。同时,下一步将加大督导力度,采取下派敬老院督导组、定期通报敬老院改造情况的办法,对全市敬老院改造进度缓慢的县市区进行督导,督促其加快敬老院改造进度。此外,8月份左右将由市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进行一次联查活动。年底前对敬老院整体改造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实事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百姓声音:“对于我这样的自由职业者,参加 养老保险,就省去了后顾之忧,真是一件好事!”王永利说出了心里话。
30岁的王永利2000年从部队退伍,后来自谋职业,自己做起了生意。得知灵活就业人员也可参保后,王永利也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7月27日,王永利在养老保险业务大厅办理了参保手续。
实事解说:唐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向军
■进展情况:1-6月份,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87.8万人,比2006年底的84.6万人净增3.78%。路南、路北、开平、古冶四区 医疗保险上划市本级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已经就绪,7月1日起,路南、路北两区医疗保险上划市本级,9月1日起,开平、古冶两区医疗保险上划市本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都已上报市政府,待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措施和打算:以民营企业、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全民医保为目标,全力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突破,探索开展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已达2亿多元,有1.9万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
今后,将力争在扩面工作上实现新突破。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参保为重点,推进养老保险扩面;以矿山等高风险行业、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农民工为重点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以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为重点推进失业保险扩面。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重点抓好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年内全部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底力争参保人数达到城镇居民总数的30%。县区属100人以上企业年内实现全部参保。允许农民工随单位职工一同参保。制定优惠政策,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范围。
实事四:提高城乡低保家庭学生低保金
●百姓声音:“现在我们娘仨的生活好多了,低保加上每个孩子的助学低保,我们每个月能拿到700多元的低保金,如果没有这些好政策,我们孩子都上不起学啊。”刘秀珍激动地说。
迁安市常青小区的刘秀珍的两个孩子分别就读天津财经大学和华北工学院。几年前,刘秀珍的丈夫因病去世,家里不仅没了收入,还欠下外债。2003年,一家三口开始享受低保。如今,俩孩子也开始享受低保家庭学生低保金。
实事解说:唐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文才
■进展情况:2007年全市共有2.1万城乡困难家庭学生需救助,其中城镇低保家庭10289名学生,农村低保家庭10722名学生。截至目前,路南、开平、古冶、丰南、玉田、迁西、汉沽、高新、海港、南堡等10个县(市)区、管理区、开发区已完发放工作,共发放救助资金66.01万元,其中为城镇低保家庭10289名学生发放低保金35.7万元,为农村低保家庭10722名学生发放低保金30.3万元。其余县(市)区将在7月底发放到位。 ■措施和打算:一是摸清底数,为提高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的低保金做好准备。二是严格审批,及时发放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的低保金。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4个阶段,划定低保补助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