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进程中,唐山市如何担负起领跑河北科学发展、走向海洋的重任?唐山市委在深入开展“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大调研和献计献策活动的基础上,召开了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举全市之力,突出抓好六项战略重点,在未来五至十年,努力把唐山建设成为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谱写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在经济转型方面,加快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沿海开放型经济转变,依靠新区带老区,依靠曹妃甸搞大进大出,带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社会转型方面,加快由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开放的城乡一体化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城市形态方面,加快由内陆型城市向滨海宜居城市转变,打造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主导,走集约发展、循环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协同发展之路,努力把唐山市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以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为主要抓手,加快曹妃甸新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抓紧做好曹妃甸新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安排沿海九个行政单位产业分工、资源配置和城镇布局;着力推进包括唐山港总体规划、曹妃甸工业区规划、港城规划的完善和落实。要明确准入门槛,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临海与腹地互动,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把曹妃甸新区建设成为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国际性精品钢材生产交易中心、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世界级化学工业生产基地。
以打造主导产业链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重点培育壮大七大主导产业链,即以钢铁深度加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的精品钢材产业链,以重型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以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外向型、科技型现代农业产业链,以生产性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产业链,以金融、保险及红色游、长城游、滨海游、历史文化游、工业游、农业观光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链。
以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为目标,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完善城市规划,按照组团发展、西进东连、南扩北延、改造老区、建设新区、两带(南部沿海城市带、北部山前城市带)隆起的总体布局,引入国内外一流城市建设理念,搞好城市总体设计规划以及城市景观、历史文化、交通、网络、绿化、水系等六个专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亮点,改善城市环境。要加快县(市)城和小城镇建设,培育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的吸纳和辐射能力。要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和体制机制,动员全市人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按照城乡统筹、重在农村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改造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着眼点,推进和谐唐山建设。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组织实施扩大就业、社保扩面、安居、教育扶助、全民健康、文化繁荣、蓝天碧水、政务创优、诚信平安创建、民主参与等十项幸福工程,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