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唐山通航 新唐山腾飞的一座里程碑
时间:2010-07-22 15:35:54 

f4490094311806b6e1e85cf3d8b5fc6b.jpg

公元2010年7月13日,注定要成为唐山发展史上辉煌的一天载入史册。

  唐山三女河机场首航成功,标志着唐山没有空中通道的历史彻底被改写。

  这是唐山百姓终生难忘的幸事。

  这是唐山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新唐山腾飞的一座里程碑。

  在短短的3年时光里,三女河机场就实现了通航,创造了奇迹。唐山机场的建设,成就了唐山海陆空立体大交通网络,架起了唐山连接世界的桥梁。这谱写了历史的经典,也翻开了唐山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三女河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唐山历史上一次重大、科学的飞跃!

  形象的腾飞

  机场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唐山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与北京、天津毗邻,具有环渤海和环京津双重优势,并已成为这一极具潜力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点,尤其是以曹妃甸新区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正在成为国内外客商竞相投资创业的热土。唐山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河北省首位,在全国排名到20位。唐山迫切需要建设机场这一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性基础设施,提升唐山形象。

  如今,三女河机场向世人迎面走来了!机场堪称一座城市的“流动”名片,无论飞机飞到哪里,都会将唐山城市形象宣传到哪里,一下子拉近了唐山和外界的时空距离。三女河机场的开通,不仅有利于把先进地区的经济文化元素“请进来”,还有利于唐山的文化元素“走出去”,有利于宣传唐山形象,展示唐山魅力。凭借这一流动的空中文化走廊,唐山能够迅速走向全国,融入世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的影响力。

  经济的腾飞

  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看,机场就是投资环境。国内外重量级的投资商都非常看重这一空中通道,机场往往是他们投资的前提条件。由于没有机场,唐山曾痛失了很多商机。三女河机场将彻底改变这一不利的境地!机场正式运营之后,初期开通唐山至上海、三亚、广州、石家庄、西安等航线,远期开通唐山至成都、长沙、昆明、武汉、哈尔滨、深圳、重庆等多条航线,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10万人次。这将会给唐山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源流、技术流、信息流,进而产生出积极而强大的积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并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临空经济。据国内相关机构研究分析,我国机场每10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提供相关就业岗位530多个。唐山依托三女河机场扣紧经济发展的脉搏,创造额外的发展空间,势必将带活一方水土。空港经济必将成为唐山一个新亮点,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引擎。

  幸福指数的腾飞

  建民用机场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唐山人对机场并不陌生。空军唐山机场始建于1951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空军唐山机场一架架飞机起起落落,送物资、运伤员,可以说机场与唐山人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从空军唐山机场起飞的战机经常从城市上空呼啸而过。抬头即可欣赏战鹰雄姿,也一直是唐山人的骄傲。可是,唐山何时才能拥有民用机场,唐山人何时才能在家门口坐上飞机?这种从心底涌出的企盼,渐渐成为一种急切的渴求,机场建设便成为这种情结下的必然产物。

  于是,在短短3年的时光里,唐山三女河机场就在一片空地上拔地而起展现在世人面前。百姓在欣喜的同时,深深体会到自己是最终的受益者。据统计,2006年唐山市民仅由北京机场出行的旅客就达到36.5万人次,因接送机而消耗的时间与金钱成本难以估量。唐山建设机场,不但能够减少出行成本,而且可以克服因雨雪天气无法出行等困难,提高出行质量和效率。三女河机场的通航将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市民再也不用赶到百公里外的天津或北京坐飞机了。

  回忆过去,唐山人真的是感觉越来越牛气,底气越来越足。从神奇南湖的横空出世,到环城水系的通水通航,再到现在的三女河机场通航,短短的几年里,唐山人几辈人的梦想瞬间变成了现实,在环境、交通等各个领域真真正正实现了“大变样”,这怎能不让广大百姓欣喜若狂!这怎能不让广大百姓为唐山的腾飞而由衷赞叹!这怎能不让广大百姓因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今,这一倾注了建设者大量心血,凝聚了各级领导殷切关爱,满载了唐山人民无限渴望的三女河机场通航了,凤凰城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唐山人向世人敞开了胸怀!唐山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曾经,辽阔的平原孕育着强烈渴望的飞天梦想。如今,我们用激情与智慧成就了飞天梦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