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交通织就唐山大未来
时间:2010-07-22 15:18:31 

d35e112758e4c9dc611d42c035eebcdf.jpg

  本月13日,9时45分,河北,唐山。

  三女河机场通航,首飞南方———2小时50分钟后抵穗;

  城北,人们等待当天从北京开出的首列动车组,单程58分钟;

  津秦客运专线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未来这条高铁线路将把唐山到天津的时间缩短为半个小时;

  主城东南方向80公里外,两艘来自巴西的18万吨散货巨轮已停泊于曹妃甸港25万吨级的铁矿石码头,有大抓斗正在卸载铁矿石,一抓就是40吨;

  ……

  这些交织于空陆海的通道,是新唐山勇开“天窗”的魄力彰显,是力促“京津唐一体化”的通经活络,是新唐山勇于改写“有海无港”历史的勇气,是置身环渤海经济圈的重新审视。这一切,都承载着新唐山的“蓝色”梦想。

  触摸如今的唐山,气势逼人,外来人直叹:震撼!唐山人自言:幸福!

  曹妃甸港激发“蓝色”梦想

  在曹妃甸港区60多公里的可利用岸线上,将规划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16个;10-15万吨级泊位50个;5-8万吨级泊位200个。码头类型主要为矿石、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你的脚下前不久还是海面,这条路卫星导航还未更新。”在曹妃甸港区一位司机告诉记者,“约五年前5万工人填海造地的场景仿如昨日。”

  作为环渤海区域的两大重要港口之一,曹妃甸港被园区企业津津乐道:“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地下储有大油田。”资料显示,在曹妃甸甸头的位置往前延伸500米,水深即可达25米,深槽区可达36米,这个天然海槽是渤海湾的最深处。其还有一条27米深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深槽与水道结合,使得曹妃甸成为环渤海沿岸唯一不用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大型深水泊位的不冻天然港。

  “全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十分之一运抵这里,主要来自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地,去年一年满负荷生产,仍不能满足需求。二期工程即将投产。”矿石码头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矿石基本在唐山地区消化。”

  站在矿石码头栈道上,东风扑面,海浪奔腾,在货轮与栈道间矿石大抓斗匆忙而规律运行,锗红色的铁矿石被抓入履带,经过约3.5公里的输送,直达首钢的矿石堆场。向南伸向海中七百多米的30万吨级的原油泊位,这里规划建设15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基地,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工程。据统计,今年前五个月,曹妃甸港进出国际船舶约占四分之一,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九成,年内预计可超1亿吨。

  在曹妃甸港区60多公里的可利用岸线上,将规划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16个;10-15万吨级泊位50个;5-8万吨级泊位200个。码头类型主要为矿石、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以大港为重要依托,转身向海,做大海洋的文章,港口、港产、港城三位一体联动,打造一座国际的滨海城市,发展一个以高新技术、环保产业为核心的临港产业,向沿海开放型城市转变,以实现唐山人新时期的蓝色梦想。”唐山市副市长黄惠康说,新时期的唐山已迈入“以港兴市”的轨道。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这个闪烁“北方最后一个钻石级良港”、中国“鹿特丹”等光环的港区,曾经只是一个带状沙岛,涨潮时4平方公里,退潮时也仅20平方公里,一湾海水,隔断了其与陆地联系,因岛上曾建有唐太宗曹姓妃子的大殿而得名,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可见其偏寂。

  通岛公路的机械作业声打破了这里数千年的沉寂,开启深水大港的建设之旅,两年后,首钢正式宣布搬迁至曹妃甸。经过三年吹沙填海,这里陆地向海洋延伸了近20公里。未来30年,这里还将达300平方公里。

  港口群建设如火如荼、首钢等企业步入产出期、连片的住宅区拔地而起……如今,陆域总面积接近深圳经济特区(扩容后)的曹妃甸新区,每天的投资额超过四个亿。

  曹妃甸港正承载着唐山、环渤海经济圈乃至中国的“蓝色”梦想向国际级航运综合枢纽扬帆起航。

  高铁催生京津唐30分钟交通圈

  高铁时代将把唐山带入京津唐30分钟交通圈。据最新消息透露,京唐高铁正抓紧规划等前期工作,动工时间表临近,项目完工后,唐山到北京提速至半个小时互通。津秦高铁(滨海站)已动工,计划明年年底通车,今后唐山往返天津也仅需半个小时。

  与沿海区域爆发式蜕变同步,整个唐山交通区位优势的放大与突进同样势如破竹。

  “相比四年前,去曹妃甸新区客人多了,尽管收入差不了太多,但环城高速建起来了,断头路少了,路宽了,城市漂亮了,心情也舒畅了。”被问及近年唐山之变,出租车司机李晓艳(化名)对记者频频点头,“不错、不错”。

  北纬39度37分25秒,东经118度10分32秒,唐山市中心抗震纪念碑广场南北向的中轴线上,镶嵌着一块“唐山公路零公里”标志,名为“凤衔玉”,寓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与标志启动同年即去年,唐山公路网密度达到99.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形成“一纵两横三条线”的格局密度达3.44公里/百平方公里,并由此搭建起市中心区92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如今唐山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3800公里,“2005年,这一数据为7698.198公里,就是说近五年从数量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唐山公路交通网络。”唐山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

  “我们的高速公路密度达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期间,建设观念转变和速度之快让唐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都感到“超乎想象”,“甚至在唐津、唐港等高速公路建设初期,仍有人认为唐山没必要建高速,如今事实胜于雄辩”。

  近年来,唐山史无前例地斥资数百亿元加快交通路网和现代交通体系构建,为“蓝色”梦想加大引擎。

  同时,高铁时代将把唐山带入京津唐30分钟交通圈。据最新消息透露,京唐高铁正抓紧规划等前期工作,动工时间表临近,项目完工后,唐山到北京提速至半个小时互通。津秦高铁(滨海站)已动工,计划明年年底通车,今后唐山往返天津也仅需半个小时。

  高铁时代催生的京津唐30分钟交通圈指日可待,今后唐山市中心区与曹妃甸、市中心区与各县(区)城区则由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指出,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需要一个核心增长极,而京津唐理应挑担,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核心应该是京津唐一体化。

  三大通道辐射北中国

  聚焦曹妃甸,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全部汇集于此。唐山已投资逾百亿元全面打造与内地地区互动的沿海公路网。随着迁曹铁路建成通车,津秦客运专线、蒙冀铁路等开工建设,唐山铁路密度为7.55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国铁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珠三角企业进军中国北方内销市场,最佳的战略高地在哪里?

  聚焦曹妃甸,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的出海通道全部汇集于此。唐山已投资逾百亿元全面打造与内地互动的沿海公路网。唐曹高速,沿海高速,承唐二期工程、迁安高速公路,京秦二通道和迁曹高速公路,把唐山与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更为紧密地相连,疏通东出西联”大走廊,将环渤海地区的所有大港口连为一线。铁路方面,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东西贯通,唐遵、卑水、汉南、滦港4条国铁支线南北相连,而唐承铁路打通“三北”地区的出海铁路通道。为了配合北面大秦铁路的扩能分流,国家还专门建设了一条迁曹铁路,与大秦线迁安北站接轨,连接京唐港和曹妃甸港区。

  俯瞰大唐山,穿梭腹地的对外交通网络主要打通三北地区三大通道。

  “东北方向是京秦通道,包括京哈铁路、规划的京秦城际铁路、大秦铁路、京沈高速、102国道等,其主要承担东北进出关功能,担负从北京—秦皇岛—沈阳沿线旅客快速运输的任务,也担起国家西煤东运山西—秦皇岛煤炭下海任务;规划的蒙冀铁路,则将把内蒙古主要产煤区与曹妃甸相连,使曹妃甸港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再者是华北方向的唐津通道,涉及津山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承唐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规划的唐廊高速公路、丰津一级公路、玉滨一级公路,是沟通河北、天津与辽宁乃至关外之间的运输通道;还有通往华东的沿海通道,揽入沿海铁路、津秦客运专线、沿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205国道等,通过天津经山东至华东各省(市),成为沟通河北、天津与山东乃至江苏、上海等华东地区之间的运输要道。”唐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娓娓道来。

  随着迁曹铁路建成通车,津秦客运专线、蒙冀铁路等开工建设,唐山铁路密度为7.55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国铁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仰望唐山上空,三女河机场前日正式通航,正好赶上广州的中午茶。至此,唐山人民翘首以盼的“飞天梦”终成真,其国际性机场的定位与规划为唐山开启一扇通向世界的“天窗”。“首期规划年吞吐量150万人次,力争开通成都、昆明、三亚等15条国内航线,远期开通日本、韩国、德国等国际航线。”该机场总经理罗显堂介绍。

  机场、港口、铁路、城际高铁、高速公路,构成了唐山未来气吞山河的交通大格局;唐山的未来,也将随着这一切起飞。

  唐山韬略

  从“以钢强市”

  到“以港兴市”

  “该地为直隶湾最近深水之一点,发达此港,使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路”。1919年,孙中山先生考察唐山后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直隶湾(渤海湾)建筑“北方大港”,即指曹妃甸港。

  九十多年后,唐山真正“转身向海”。唐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林澎介绍,根据规划,未来曹妃甸新区被规划为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在赵勇眼里,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组成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区域,将打造成中国的“东京湾”,拟开发建设的面积多达2143平方公里,唐山港即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规划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并谋划在丰南沿海建设第三港区,产业定位与日本“东京湾”基本相同。

  此外,作为全国铁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唐山高铁时代将催生出京津唐半小时交通圈,穿梭腹地的对外交通网络主要打通三北地区乃至华东地区通道。

  而致力于打造国际性机场的三女河机场前日通航。至此,唐山海陆空现代交通综合体系显雏形。京津唐一体化,交通已先行;构建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唐山不遗余力;征战环渤海乃至中国的“蓝色”梦想,唐山扬帆起航。

  珠三角机遇

  背靠钢铁就地生产

  面向“三北”就地销售

  当前,全世界的GDP当中60%以上的集中在离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内,临港经济、沿海经济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大半。

  唐山临港经济的崛起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一颗“耀眼明珠”。据统计,曹妃甸港口矿石的运输成本,每吨比周边的港口一般要少5美元。一艘30万吨的铁矿石货轮,在唐山就比别的港口可能省120万美元到150万美元的成本。

  “得益于曹妃甸港区已经成熟的海运、陆运、铁路运输优势,经测算我们的运输成本较过去每吨能省下70元至80元,等工厂运作成熟之后这个数字会达100元。”首钢京唐钢铁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从北京迁厂至曹妃甸后,一切从白纸上设计出来,无论是物流通道还是能源循环利用都设计最先进、合理运作布局,“从原材料进入到产品输出同港完成。”

  “目前约三成的产能是生产精品钢,三五年后,产品将百分之百为精品钢。”他透露,1500万吨精品钢基地将浮出水平。“我们与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已有合作。”他指出,如家电、装备制造业等耗钢业就在我们厂区周边设厂,产业链配套就更完善了,生产配套成本还会下降,互利共赢。

  1500万吨精品钢,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1500万吨原油储备,400万千瓦火力发电……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相关重化工产业竞相集聚配套,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随之而来。作为轻工业消费品的“世界工厂”,珠三角企业在北方市场的开发力度不足,再加上运输成本高昂,竞争力被削弱。如今,企业若借助唐山丰富的能源、原材料,发挥唐山环渤海交通枢纽作用乘机北上,将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配套,就地销售,无疑将提高产品竞争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