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城建设热折射出怎样的政绩观
时间:2013-08-20 19:01:02  来源:荆楚网  作者:何秋秀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最新调查的12个省区中,12个省会城市都要建新城,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要建新城,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新华网 8月19日)

  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纷纷建设新城新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对12个省区的最新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全部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

  兰州推移700座荒山建新城、延安将投近千亿元建新城、贵州多个贫困县土地置换集镇建设新城、庐山建新城1.5万名居民迁下山……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建新城这一关键词,各地轰轰烈烈的“造城”新闻就会引入眼帘。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新城吗?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有城市的承载力达到了极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但现实中一些新城建设却违背了发展规律,是人为的“造成”,是一种政绩体现的载体,是一种劳民伤财的无益工程。

  现在一提到一个地方的发展,人民最先想到的就是城镇建设情况、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新城新区建设情况、城市人口等等。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地级市、甚至一些县城为了新城新区建设,不惜开辟荒山、大量移民搬迁、以优惠的政策引进企业……城市灯火辉煌、灯红酒绿,然而辖区的百姓依旧过着清苦、落后的生活,敢问这样的政绩是好还是坏呢?

  一些地方新城新区建设中普遍存在“数量过多、规模最大、标准过高”等问题。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调查中,有很多新城的规划面积达到现有城市面积的一多半,规划新城新区人口基本相当于现有城市人口。而且,不少地方新城新区建设都提出了较高的建设标准,生态城、智慧城、科技城、现代城比比皆是,建设配置标准大多是国内和国际领先标准。

  不是城市越大,高楼越多,城市人口越多就能证明发展好、发展快。真心希望看到“领导”们真正立足本地实情,适当建设新城新区,用心用情为百姓做实事,带动百姓共同致富才是政绩观的真实体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