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斯文扫地年代
时间:2013-07-02 12:20:31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海散人 

    暑期临近,又是一批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开始走上社会的纠结时刻。
    不幸的是,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699万毕业生都要踢出自己职业人生的临门第一脚。
在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硕士毕业的侄子,近日告知已经确定赴重庆某区入职当公务员。由于这些年来在县镇职高当老师的   大哥要同时供养两个儿子念大学、读硕士,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在北京念书的这个侄儿费用自然多有我照应。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顿时轻松不少,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这个侄子2007年以广西高考前60名的总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全国重点高校海关专业。2010年本科毕业时报考北大研究生失败,索性返回桂西乡下老家,潜心复习考研,一年后终于考回母校攻读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
    从去年10月份起,他就不断开始联系工作。除了南下北上频繁参加公务员招考外,在北京应聘了不少企事业单位,由于成绩很优秀,文笔颇佳,又写得一笔好字,不少单位都伸出橄榄枝。依我这些年对他性格的了解,有些企业单位虽然起薪不高,但很适合他将来的发展,他也偶尔表示很有兴趣。但权衡利弊,他还是选择了当公务员,虽然这并不是他心底里的理想。
    当然,这个权衡,不纯然是他的意志。这里寄托了他的父亲——我的大哥渴望扬眉吐气的期望,因为一辈子由回乡青年变身小学代课教师、正式在编中学骨干教师期间,其中的波折抑郁、仰人鼻息,加上近些年来乡里坊间大大小小县官、乡官、村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示范效应,让他由早年乡里有名的知识愤青转变成坚定仕途的支持者。他既然已经没有跻身官场的机会,断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好不容易挤开的门缝合上。
    清明期间笔者回乡祭奠先人,由于多年未回故乡,拜亲访友自然热闹非凡,各种酒席应接不暇。然而不论是山村里的家常酒席,县城里同学招待应酬,抑或省城里已经身为学科带头人的博导师兄弟接风筵席,话题几乎离不开某人某人是局长处长,能耐(无非是为家里安排各种便利)如何如何, 即使是在自己学科领域称得上呼风唤雨的师兄弟,说起和某某司局长干部、部级干部交往、吃喝,也是一脸羡慕与得色,令笔者每每兴趣索然,存在于我们之间的率直和纯真渐行渐远。
    回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人们择业观,不免哑然失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综合性大学毕业的“通才”学生最比较喜欢分配到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大企业等单位,因为相信这些单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专长,被嘲讽为“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过一天”的行政岗位绝不是有为青年应该选择的人生目标。
    90年代官员下海更是变成一种潮流,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广东,甚至还流传这样的笑话,说家长教育小孩都喜欢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叫你当干部!”。
    如今不过十来年过去,家长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却又变成“好好学习吧!将来考公务员!”换言之,今天大学生第一选择大多是政府机构,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考公务员,因为那里除了提供稳定的收入、最好的福利和担当最小的风险外,还有机会当官。人民论坛杂志对社会“官迷”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认为只要当了“官”,就能够“仙及鸡犬”,就能够衣锦还乡,就能够光宗耀祖,就能够受人尊敬。所以,“万般皆末流,惟有仕途高”。
    联想学林旧事一段民国时期关于大师的逸闻,不免令人嘘唏。话说抗战期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先后由昆明搬迁到四川南溪县李庄后,史语所所长职务外兼代理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傅斯年,受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所托,想请语言学家李方桂出任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去了几次,李方桂再三不肯。最后一次,李方桂干脆对傅斯年说:“在我看来,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傅斯年不以为逊,躬身作了一个长揖,边退边说:“谢谢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这段逸闻在时间上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在当下的语境中,离我们却是益发的遥远了。因为,今天“斯文”已经很习惯地为“官场”扫地了,所以不用奇怪有不少人会把这段逸闻当成一种笑话。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