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强拆“误拆”不该充斥广州城
时间:2013-06-18 22:34:4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唐螂 

    广州的文化,似乎很没有安全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谁谁手里有了钩机铲车,就不必把什么部门再放在眼里,放肆地将什么历史建筑、文物遗址都一刨了之。而对此状况,好像只能是政府不吭气、市民干着急——偌大的广州市,政府层面,道义上的表态声音寥寥。而有关部门似乎总是对类似的事情,一副避之则吉的模样!当媒体介入时,相关部门的官员,更巴不得都表白与自己无关。试问,大凡强拆或者“误拆”的调查(真有调查的话)最后结果,哪一个不是葫芦僧判葫芦案的呢?

    这不,广州市规划局刚刚谴责完越秀区诗书街有价值的民国建筑被强拆事件;萝岗区地铁六号线工地,又现五座先秦墓葬一夜间被地铁施工方挖掘机尽毁的悲剧戏码。市考古所欲哭无泪:挖掉的都是我们用红线围起来的范围,还特意把我们的考古工具拿到了一旁再推的。甚至有个墓葬已向下挖了50厘米,前晚用塑料布把墓葬遮住了,塑料布目标很大,不信他们看不见!而地铁施工方却轻飘飘说:这是一个误会。

    看来,这真是个“有钩机就有真理”的乐园,不管是境外上市公司、抑或内地的国企,都不把广州市的行政管理部门或地方法规放在眼里:你跟我商量,叫我暂缓,我偏不,一夜之间给你刨了再说;你拉了红线让考古人员来探讨一下价值吗?我无视警示,铲车一推,五个遗址不复存在,又奈我何?

    又奈我何?这些轻蔑地不把“有关部门”看在眼里的机构和发展商,看透了我们城市的博弈格局。你是要速度轻文化的,比如地铁,你真愿意为那些先秦墓葬研究而推迟通车?愿意另外征地或负担相应经济责任?现有法规对文化的保护条文是不清晰的,执行是不彻底的,甚至,从来就没有哪个机构实体法人,因为损害了城市文化遗址而承担过责任,负法律责任的更难见记载。我为啥要听你的?何况,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工作才刚刚启动,就算有新立的法例,又能够管得住之前已形成的历史案例吗?你的所谓文化保护真有魄力上亿上亿地回购文化遗产吗?我地铁施工机构是国企,就是把文物遗址破坏了,难道你敢过来拘留我、起诉我,并追究我的刑事责任吗?

    愤怒出诗人。然而,无论多少口水都无损于触众怒者一根毫毛,唯有在经济上的严厉制裁,法律上的彻底追究,才有可能令这些商界大佬收敛并尊重政府的权威,响应公共的意愿。对于广州市来说,制定地方法规,完善执法流程,是当务之急。另外,在保护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上,政府的各个部门要一个声音。而有关部门中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一时的利益甚至私利,对破坏文化的行为有所妥协。也许限于历史和法律的原因,暂无法追究那些利益集团使城市文化蒙羞的行为,但是,为什么不能令那些曾经给我们城市文化带来过损害的掠夺者和伤害者,在这个城市的利益竞技场上,无立锥之地呢?如果我们不大大增加破坏地域和城市文化的成本,则利益集团必然依然故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权威,继续被无视,城市文化承载物的不断湮灭,会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宿命和常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