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群建设重在提高发展质量
时间:2013-06-17 22:04: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徐达 

    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家将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1个城市群进行梳理,国家级城市群还可能有所增加。许多地方开始瞄准这一政策信号,希望能将区域内城市列入其中,已纳入规划的地区则希望晋升为国家级。

  在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背景下,城市群无疑会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城市群应当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简单在规划图上画圈,以及不恰当地通过行政力量捏合的所谓城市群,很可能出现“城市群病”。其主要表现有:在规划建设中不切实际夸大资源的向心集聚,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等较差;在人口承接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仍很有限;跨行政区的城市群缺乏合作协调机制,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笔者认为,城市群并非越大越好,要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发展,需要切实预防“城市群病”。

  首先,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应选定不同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相应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不断加强城市个体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通过促进城市群内人口相对均衡分布,既能避免大城市过度膨胀,又能避免中小城镇规模过小。

  其次,应尽量避免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行政分割现象,各地要在竞争中加强合作,使生产要素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并营造公平、有序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关键要在发挥好行政协调优势的同时,培育城市群之间的市场协调机制。城市群还可发挥跨地区优势,通过多方面融资,构建多样化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

  再次,应以特色产业为龙头,打造城市群的产业品牌。引导城市群建立产业链条和集群上的关联配套,减少产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升城市群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城市群还应提供舒适、稳定的工作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着力提高承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让民众感受到生活水准的提高。

  发展城市群,不应盲目追求面积与人口规模扩张,而要提高发展质量。只有这样,城市群才能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竞争的新型地域单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