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低碳日”:让低碳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时间:2013-06-17 22:01:2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端然 

    今天是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如果说北极的海冰融化速度加快、马尔代夫群岛将被海水淹没、尼日利亚遭遇40年来最大洪灾,这些对很多普通人来讲,都有点遥远。那么,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去年夏季7·21袭击华北的特大暴雨、南方多地突破历史极值的高温天气、一个月之内连续登陆的6场台风……这些其实都是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异常,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而日益增高的二氧化碳排放。

  气候危机是人类目前面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气候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刻不容缓。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科学家的认同。但是,我们仍然常常听到有人质疑,碳排放并不是导致地球变暖的惟一因素,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每个人都会呼出二氧化碳,这点微不足道的排放难道也会影响全球气候?这些都没有全面认识温室效应的严重性。因此,在今天,我国第一个低碳日里,首要任务就是正确并深刻认识到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对气候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前,如何降低不断增高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国家、城市、企业乃至个人的共同选择。低碳并不是一个距离现实还有点遥远的任务,也不只是一个故作时尚的生活理念,而是必须当下就承担起的现实责任。

  低碳,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选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气候变化没有国界。当前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是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排放造成的,因此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同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追赶的同时,也应积极节能减排。在这方面,我国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一五”期间,我国是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从2005年至201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亿吨。这一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肯定。

  低碳,也是各个城市共同的选择,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势。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实验室,自2010年,我国开始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以及重庆、天津、厦门、深圳、南昌、杭州、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试点,低碳城市建设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低碳正在渗透入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已经出现了一些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过快、高碳排放等问题,我们更需警醒和防范,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低碳、节地、节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

  低碳,更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绿色生产应该成为每个企业共同的选择。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更有现实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生态退化,环境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要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能源、钢铁、纺织、建筑等高碳行业而言,只有加速与低碳时代接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树立新的优势,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更是并不难养成的生活习惯。选择低碳生活,与我国素有的勤俭节约生活传统一脉相承,既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成本,也会让地球更加健康。有些人也许并不知道,衣食住行都会消耗能源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使用电器、开车甚至喝果汁都会产生相当的碳足迹。我们倡导低碳生活,并不是过苦行僧的日子,而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聚沙成塔,共同用行动减缓气候变化。如今,低碳一族、乐活行为已经蔚然成风,关键需要端正认识,需要推广,需要坚持。在倡导低碳生活的同时,更急需建立健全资源回收体系等,为低碳生活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体系。

  让低碳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齐心协力,共同为持续高烧的地球降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