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南京地铁乞丐“月薪”过万 有两套房随身带护照
时间:2013-06-02 12:27:41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毛丽萍 

    今年乘客针对地铁的投诉,九成与乞讨有关。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地铁内严禁乞讨,从2009年至今,地保办执法大队共处理乞讨行为10269起。地铁部门调查统计,80%都属于“职业乞讨”,这些乞讨者家庭并不贫困,现场检查他们的随身物品,曾发现有港澳通行证、护照、高档手机等。昨天起,南京地铁、南京地铁公安联合开展乞讨百日集中治理行动,希望市民能够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举报,同时承诺举报有奖。

    职业乞讨者,“月薪”轻松过万

    地铁乞讨为啥屡禁不止?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对于乞讨行为最高只能处罚100元,而大多行乞人员一天就可以收入四五百元,甚至上千元。

    据介绍,地铁部门曾与公益组织合作,来帮助这些乞讨人员。但是在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80%的乞讨者家庭并不贫困,家中有劳动力,可以找份正当的工作。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职业乞讨者都是买票进站,成本只需2~4元钱,地铁有57个车站,80多列列车,以一号线为例,迈皋桥站到奥体中心,单趟半小时左右,每列车6节车厢。如果一节车厢能讨到2块钱,他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6天,月收入就是4992元,而且不用交税。

    而经验丰富的乞丐,一天的收入能达到1000元以上,月薪过万的地铁乞丐多的是。

    微信微博举报,将获乘车券

    昨天起,地铁部门将联合地铁公安开展百日乞讨集中治理,他们成立了近70人的巡查队伍,从早上7点半至晚上10点半,全天候对地铁列车车厢进行巡查。同时,利用南延线和地铁二号线上的监控设备,实时关注车厢,如发现乞讨人员,立即通知车上执法人员。对于带小孩、残疾人、年纪大、行动不便等四类乞讨人员,地铁部门将征求其意见后,由公安部门联系相关部门送往救助站,给予救助。

    同时,地铁运营方还希望发动市民一同参与。招募乘坐地铁较多的乘客,如发现乞讨人员,及时通知执法人员。市民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举报。如接到市民举报且举报有效,地铁服务热线(025-51899999)或是官方微博(@南京地铁)、微信将通知举报人领取免费乘车券作为奖励。对于举报较多的乘客,还将赠送计次卡。

    黑镜头

    1.“身患重病”?装的!

    视频中,新街口站24号口,一名女乞丐躺在地上,盖着被子,额头上覆着毛巾,看上去大病在身,边上还跪着一名女子,她说,“朋友病重,没钱治病了,需要大家帮助。”但让人吃惊的是,地保办工作人员一到跟前,“重病”女子就麻利地坐了起来,收拾行李走开了。

    李斌(南京市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第五中队中队长):乞讨人并没有生病,一过去她就可以站起来,身体是健康的。

    2.弹琴乞讨,盲人不盲

    在视频中,一位老人自称盲人,靠弹琴乞讨。可是,当执法人员快速走近他的时候,他自己站了起来,说了一声“对不起”就走了。

    李斌:从这个画面可以看到,我们当时离他很远,大概有十米左右的距离,我们没有和他说话,他自己就站起来离开了,他并不是盲人,完全看得见。

    3.揣着港澳通行证和护照

    这是一张很年轻的面孔,腿部有残疾,用手代替腿,撑着向前走,手上还拿着个罐子,不停地晃着,钢镚在里面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可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一检查他的随身物品,不仅有港澳通行证,还有护照。更夸张的是,面对执法人员,他爬起来“健步如飞”。

    李斌:港澳通行证是一本旧的,已经换过一次了,就是说他香港去过好多回了。我们也作了调查,他家人和他自己都承认,家里面确实比较富裕,在南京是有房的,据他说有两套,一天不停地乞讨的话,收入大概在1000块钱。而且,他可以正常行走,就是有点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