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洗脚进城\"到融入城市 城镇化里的\"湖南梦\"
时间:2013-05-23 13:09:27  来源: 湖南日报  作者:陈淦璋,胡信松 
    《构建诗意的家园——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拓土而耕,筑城而居。古往今来,城市与乡村的激情碰撞与融合,构成了诗意家园建设的壮美画卷。伴随改革开放大潮,中国的城镇化在不断提速,并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不断校正前行的路标。

  湖南城镇化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亟待突破的瓶颈与难点。全省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涌现了一批“多姿多彩”的典型,为新型城镇化拓展了新路径。

  绿满三湘的五月,我们派出多路记者,行走潇湘大地,深入城镇乡村、田野农家、实地考察湖南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走访市民农民,倾听他们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所思、所感、所盼,真实传递“城镇化”当事人的心声;问计专家学者,记录其对新型城镇化的理性思考与真知灼见。

  从今天开始,本报连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构建诗意的家园——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报道我省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经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敬请关注。

  城镇化的“湖南梦想”

  ——我省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综述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这是1999年世界人居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

  “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这是前世界银行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作出的判断。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跨过50%,表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也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后半程加速阶段。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从2001年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推进“三化”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来,湖南已整整为之奋斗了12年。

  从2002年的32%,到2012年的46.7%,全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47个百分点,成为近20年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的时期。

  把握城镇化加速的历史性机遇

  “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水平。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1300多万城镇人口,新增投资6.6万亿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的分析数据,对斯蒂格利茨的判断做了注解。

  我省城镇化加速发展已出现历史性机遇:

  根据国际普遍规律,城镇化率在30%至70%阶段属于加速发展期。2002年,我省城镇化率还只有32%,5年后已提升至40.45%,年均增长达1.69个百分点,远超全国平均增速。

  从区域发展格局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优化发展阶段,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将会加速产业聚集、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

  决策层对推进城镇化的深层次问题看得更透彻:

  “城市化作为工业化发展的载体,必须与新型工业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否则,会阻碍新型工业化进程。”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影响了人力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进入。”

    2008年,省委召开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对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市化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带动全省科学跨越发展。

  2010年的省委工作会议,又明确将新型城镇化提升到战略性和全局性高度,作为“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没有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就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甚至会影响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2012年8月在株洲召开的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突出的是城市与城镇均衡发展,对城镇化重要意义的认识,已上升到“扩内需的最大潜力”高度。

  走湖湘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中心镇,这是目前构成我省城镇化的几个层级载体。

  较为普遍的共识是,“农民变市民”,大量农民不可能都涌向省会城市与地级市,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医疗、社保、教育等配套的服务体系其承载能力毕竟有限。能够大量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还主要是县城与中心镇。这些转移农民既不用离乡,甚至不用离土。

  事实上,从洞庭湖畔到九嶷山下,一条清晰的脉络已经显现:进城农民大多会选择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县城和中心镇已经开始成为聚集产业、吸纳农民进城的主战场。

  但区域经济发展,还得有大城市带动。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区域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已演化为城市实力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区域要想崛起,必须要有一个大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就如一列火车,还得靠车头拖动。

  目前,我省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只相当于全国的80%,首位城市人口聚集度仅为2.9%,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这决定了我省必须坚持大城市带动战略,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新路子。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认为,从当前各要素分析来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平台将是特大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当之无愧应成为湖南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引擎。

  3市发力,互为呼应。

  省会长沙于3至5年内,投入200亿元引导资金,孵化1000亿元投入,全面推进三角洲-五合垸片区、南湖片区、湘江明珠片区、河西滨江新城片区、武广新站片区等“五大板块”的开发建设;

  株洲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重点打造了湘江风光带、神农城、职教大学城、华强文化等一批投资过100亿元的城市文化风景新地标;

  湘潭城区不断向北延伸,产业项目加速向九华工业园、昭山示范园聚集。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所言,消除城市间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最容易突破的是交通基础设施。顺势而为,武广高铁建成通车,芙蓉大道、红易大道相继拉通,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拉近了3市的距离,更激发了城市群互动发展的活力。

  与此同时,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的“3+5”城市群,正加快构筑全省新型城市化密集区。

  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环长株潭城市群,迅速成长壮大,已成为我省对外参与竞争、对内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要地。数据显示,这块占全省45.57%国土面积的城镇密集区,已创造占全省约八成的GDP,吸引了占全省近八成的外来投资。

  通过城市群把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联结起来,一批区域性的城市群(城镇群)正悄然崛起。大湘南,郴州大十字城镇群(郴资桂一体化发展、连通永兴和宜章),永州冷零祁经济圈(冷水滩-零陵-祁阳);大湘西,邵阳东部城镇群、怀化鹤中洪芷经济圈(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区-芷江)、湘西吉凤花城镇带(吉首-凤凰-花垣)统筹开发建设,已是风生水起。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

  长沙市雨花区洞井街道办事处高升社区,67岁的李祥利老人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她已成了一名真正的“城里人”:土地征收后,没有田种了,村里每人每月发1100元工资,另有集体资产经营分红,村里还为居民上了养老与医疗保险,没了后顾之忧;儿子媳妇在城里上班,孙子在城里上小学。”

  记者在李祥利100多平方米的房里看到,电脑、电视、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还用上了天然气;窗外,近处是小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远处是湖南环保产业科技园、比亚迪汽车城等工业园区。

  “新型城镇化,在于人的城镇化”,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处长易小林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不是“农村城市化”,这是有其深度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不应该是简单地让农民“洗脚进城”,也不是单纯的拆迁改建,农民“进入了城市”不等于就是“融入了城市”。要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不仅其户籍变成了市民,在城镇安了家,还要在城市就业,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甚至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都要逐渐接受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

  在离长沙120公里的沅江市草尾镇,没有工业开发园区,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在以其独有的方式上演着。通过引入信托理财方式,创新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草尾镇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带动资本下乡、农民增收、就近转移就业。该镇参加土地信托流转的农户,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有不少稳定工作的就业人员已在城镇安居,目前全镇有1/4的农户要求到城镇居住。

  的确,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接纳大量农民在城镇就业。农民进城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变为市民。在郴州,资兴的新能源产业、永兴的循环经济产业、桂阳的有色金属加工业,都吸纳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就业。农民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自然有强烈意愿向城镇转移。

  “农民能否得到实惠,是推进城镇化一个最重要的标准。”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童中贤认为,各地的实践证明了,如果能把农民遇到的就业、社会保障、等同于城市的公共服务、住房、户口等五大问题解决好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必然会明显加快。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人类数千年文明所印证的理念、所期盼的梦想。实现“人”与“城”的协调发展,城市,理应成为人类诗意的栖息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