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刘翔摔倒”之争回归事实原点
时间:2012-08-25 10:24:59  来源:新京报   作者:信海光 

    奥运闭幕之后,本已逐渐平息的“刘翔摔倒出局”风波近日忽然再起波澜。

  据报道,8月22日下午,央视举办了一次伦敦奥运报道主持评论研讨会,会上传出消息说央视有关人员在赛前已得知刘翔伤情较为严重的情况,并为此准备了四套解说方案。四套方案均比较悲观,其中方案A是“刘翔很难完成比赛,中途受伤下场”,这与之后比赛的实情几乎一样。

  央视内部会议内容流出后,引起公众强烈反响,有人认为这似乎“坐实”了之前网上流行的、指责刘翔因商业利益而在奥运赛场上故意演戏的“阴谋论”。有媒体为此制作头版长标题《刘翔知道、央视知道、领导知道,只有观众在傻等见证奇迹的时刻》,并在微博上获得海量转发。

  客观地说,目前还不能因为“四套解说方案”的存在,从而认定刘翔故意表演的所谓“阴谋论”成立。因为对于媒体来说,面对一场像刘翔这样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重要比赛,预先准备几套报道方案纯属正常操作,而刘翔的教练和有关官员,确实在比赛前夕向外界透露过“刘翔的脚伤有些复发”、“近期复发的脚伤令人有些担忧”这样的信息,央视主持做出自己的倾向性判断,并“悲观地”准备了四套比赛受挫后的方案,这完全说得过去。

  但问题是,如果这种解释成立的话,人们又有新的疑问需要解答:既然央视已经知道刘翔伤重,而且做出了准确的倾向性判断,这种“大新闻”为什么不在节目中向公众披露?作为媒体来说,挖掘真相,逼近事实难道不是一种基本职责?如果央视事前在报道中哪怕稍微做些铺垫,释放一些信号给公众,恐怕后来倒在赛场上的刘翔也不会引发争议。

  当然,这也要看央视此前获得消息的途径和准确程度,否则意味着要承担判断失误的责任。

  作为运动员,刘翔带伤比赛,原本是令人敬佩之举。即便事后有一些质疑,所指向的也非他本人。可以说,如果当初他伤病情况能更全面、更详尽地披露,那在赛场的摔倒,就不会成为“意外”。遗憾的是,此前很多信息都显得含混不清。

  或许,正是一些局内人瞻前顾后想得太多,偏离了体育精神和事实真相的原点,所以才会令刘翔陷入赛后的尴尬境地。实际上,从刘翔摔倒后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大多是理性的。这也说明,有关方面包括媒体,在赛前如实及时披露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这次刘翔之争中,无论是当事方还是质疑方,都有意无意地夹杂进很多庞杂的意见元素,比如商业利益、国家荣誉、锦标主义、爱国精神等,但“刘翔风波”真正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事实”与“诚实”两个词。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他们没有太多要求,只想证实刘翔的诚实以及自己没有被愚弄而已。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