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贫困县何来6个“挂职副县长”
时间:2011-08-19 19:01: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一舟 

        8月13日,网友“安逸起不了名字”在论坛上发帖《国家级贫困县13名正副县长》。记者在赫章县政府门户网站上看到,网站首页左侧果然有两列副县长的名单,细数后发现,包括常务副县长在内,全县共有12位副县长,这还不包括一位名叫李俊的“副县级领导干部”。(8月18日《郑州晚报》)

    贫困县超配副县级干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几年,被曝光的类似事件不在少数,而当地官方的回应则几乎如出一辙:副县级领导职数并不超编,多余的都是“挂职”干部。这一次也不例外,引起舆论关注后,赫章县政府官网紧急修改领导资料,将其中多人“备注”上了“挂职”二字。

    挂职不算实职,也不占用当地政府编制,所以看上去赫章县政府领导配置没有超编。但不管是挂职还是实职,不管是空降干部还是本地干部,副县长就是副县长,开会要上主席台,要有办公室,要有公车坐。甚至是不是还要从地方财政领一份不菲的工资,也不得而知。

    更滑稽的是,在该县众多非挂职副县长和挂职副县长的名字之后,还有一个“副县级领导干部李俊”。“副县级领导干部”是一种统称而非职务名称,但在该县却明显作为一种“领导职务”出现,显得不伦不类。在赫章县政府的官方网站上,这位“副县级领导”的工作分工是,“协助县长工作,协助县委常委、副县长潘智主抓交通运输工作。”由此可见,其并没有实质性的分管工作,享受级别“协助工作”而已。而笔者查询发现,早在2005年,李俊就以赫章县副县长身份出现了。

    一个没有具体岗位的“副县级干部”,所对应的却是6个名正言顺的挂职副县长。纵观这6位挂职副县长的工作分工,着实令人无语——有的只分管三个乡镇的“扶贫工作”,有的“分管核桃产业和中药材产业”,甚至还有一位该县一个风景区管理处的工作,相当于部门领导。由此,显然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因为挂职干部太多导致的结果?所谓“九龙治水天下大旱”,如此众多的挂职副县长是来为基层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还是来粉饰镀金占位子的?本地的干部都“消化”不了,还要这么多挂职干部干什么?

    必须要承认,在接受不接受挂职干部、接受多少个挂职干部、挂职干部的安置等问题上,基层政府没有决定的权力。笔者认为,这大概是赫章县副县长多达12人、还出现 “副县级领导干部”特殊职务的关键原因之所在。而问题的关键也恰恰正在这里:“地方落后,所以需要多点领导来推动发展”,但挂职或不挂职的官员们太多,或许又导致了“老母鸡多了不下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