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住建部:“住有所居”目标下,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8-31 20:41:22 
  8月3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倪虹、副部长黄艳围绕“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关于保障房、高房价、推动共有产权、城市体检、城市建设、市场秩序等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这场发布会释放了多个重磅信号,先上几组数据:

  1、从1994年国务院决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到2007年,全国共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万套。

  2、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

  3、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

  4、2019年-2020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是5.9万个,惠及1088万户居民。

  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作了介绍,具体为住房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乡村面貌发生巨变,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以及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从建筑大国迈向建筑强国四个方面。

  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

  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2019年,我国城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均接近90%。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被关注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采取的措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在会上给出答案。首先,坚持“房住不炒”,切实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其次,便是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再者,是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住建部首提“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管控内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从“人”的角度看,既要关注合理购房需求和租房需求的群体的特征,因人而异落实更好的住房分配;也要关注各类投资投机者的特殊情况,精准打击,包括假离婚、假人才、假小微企业等。

  从“房”的角度看,则形成了非常系统的闭环概念。比如过去租赁住房的市场化改革产品多,而保障性或政策性的租赁住房不多,而现在对于此类房源的增加明显增加。

  从“地”的角度看,近期一系列的调控也显然看出来,各类隔靴搔痒的控地价做法不被认可,实实在在的控地价做法更受认可,比如说过去配建项目的简单操作被叫停,因为配建的做法最终还是使得房企实际拿地成本上升。

  从“钱”的角度看,则强调资金方面的管控,既要管控个人购房者方面的资金,以房贷集中度为主要的特征;也要管控房企的资金面,以近期严管房企债务问题和严防违规拿地资金等为重点内容。

  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

  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来;青年人有希望,国家才有未来。

  下决心、下力气,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指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租房住。租金付得起的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就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倪虹表示,去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及,要通过增加供应等方式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住建部和有关部门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同时,针对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开展了建设共有产权房的工作。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符合条件的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倪虹介绍了支持政策的六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支持政策。比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试点的城市,探索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二是简化审批流程。各地要精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快速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三是中央补助资金支持。对符合规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任务予以补助。

  四是降低税费负担。加大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比照适用住房租赁增值税、房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五是执行民用水电气价格。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六是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赁住房自持主体提供长期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

  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倪虹对青年人给予了肯定,认为其是城市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政府应该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下决心下力气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

  构建“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这里即明确了“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内容。此次发布会比较清晰地将这三类产品进行了分类。其中,公租房的受众面主要是城镇住房和收入的双困家庭;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共有产权住房则主要为处于夹心层的购房者。

  此次发布会明确,当前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税、金融、土地配套政策。二是关于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

  这两个体系,比较清晰地阐述了住房保障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也是后续各市场参与者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

 城市更新由“开发模式”转向“经营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稳妥推进城市更新。

  主要是要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不增加地方隐性债务,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我们主要是想推动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新,尤其是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的里子工程,统筹地上地下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安全和韧性,尤其在社区层面,还是要注重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建设完整的居住社区。

  城市更新的工作刚刚起步,仍在探索过程中。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城市更新试点,探索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径,推出一批示范项目,积极、妥善、有序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内涝“联防联控”,洪涝“联排联调”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制定了目标,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在超标降雨的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不能丧失,到2035年,总体要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现象。

  在城市内涝问题上,今年确实很受关注,显然也会影响后续的城市建设和住房建设,进而影响住有所居的内容。此次发布会明确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内容,即针对超标降雨,要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洪涝“联排联调”,加强监测预警和预警的响应,以及信息共享。

  从房地产的角度看,此类制度也值得房企和物业企业的关注。后续如何基于海绵城市规划形成海绵社区、如何优化停车位的设计、如何强化物业资产的保险服务等,都是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城市内涝的过程中,创造安全小区和宜居小区,形成更好的住有所居的效应。

  “成都模式”或成为全国城市体检样本

  逐步将城市体检工作制度化,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在发布会上表示,实践证明,城市体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能够摸清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聆听市民的心声,针对查找出来的“城市病”和城市短板,开出处方,制定药方,统筹城市各类建设资源。过去投资、做什么建设项目基本是碎片的、分散的,通过这个工作给它统筹起来,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回应了群众的期盼。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推动更多的城市用好城市体检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补齐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短板。

  二是逐步将城市体检工作制度化,作为国家对地方的统一要求,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城市工作的监测预警和跟踪整治,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三是通过城市体检结果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共性问题,进一步总结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在关于城市体检方面,此次发布会提及了成都例子,显然后续“成都模式”或成为全国城市体检的重要样本。“成都模式”是指,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提高公共服务、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三项工程,同时细化为30项城市治理任务,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每年的工程或者治理计划。此类措施直击城市病等问题,也是后续房企在参与城市运营等方面需要积极关注的。

  在城市建设成就方面,此次发布会提及了四个领域的成就,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加快、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显著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这四个内容对于后续实现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