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便民惠民是智慧城市的人文刻度
时间:2016-12-07 11:29:5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在日前召开的新型智慧城市评选工作专家座谈会上,普惠民生和民众感受成为专家评选热词。这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首次开展评价工作。在拟定的评价标准中,惠民服务(包括政务、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就业、城市、帮扶、电商等)占37%,市民满意度调查占20%,智能设施占7%,信息资源占7%,精准治理占9%,生态宜居占8%,网络安全占8%,改革创新占4%。

  智慧城市是近几年城市建设的新理念。统计表明,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更便捷?智慧城市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各地都希望搭上互联网快车,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变革。从2012年起,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不少地方迅速展开。目前已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7年全国智慧城市将超过500个。

  作为城市运营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并没有更多的前例可循,也没有系统的参照指标。因此,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重技术轻服务,钱投入了不少,但是效果不明显;理念不清各自为政,不少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市民感知度较差,等等。此次新型智慧城市评选工作组首次拟定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将建设立足点放在应用效果和民众感受上。这为今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便民惠民。这也是智慧城市的人文刻度。

  以人为本,这其实也正是回到了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原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只有围绕着提高人们生活的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公平感、幸福感的智慧城市建设,才可能建成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因此,如何来建设智慧城市也成了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

  技术当然是第一步,这也是不少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做的,通过云计算、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信息化工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去医院挂号不再排队,可以网上预约;水电煤气交费可以网上支付;网上政务平台办税办护照,等等。相信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发展理念与管理方式的转型并不容易。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需要抓住难点与痛点。首先,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无法开出“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是我们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的表现。事实上,目前城市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跟公共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有关,也可以通过用好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举个例子,出租车难打,是因为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无法很好对接,而滴滴、优步则将这些信息进行了有效对接,实现了交通惠民上的突破。当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数据共享时如何保障信息安全,不让便民变扰民。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考量的。

  其次,要认识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儿,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并保证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让各种市场主体都能够在上面奔跑,进行各种直指普惠民生的创新,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也才是有温度和可感知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