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电影贴片广告不能“很长很过分”
时间:2016-12-07 11:28:4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振彬 

  近日,中消协联合沈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等36省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电影贴片广告不明示,消费者享有退票权。

  看电影前先看广告,在行业里已经算是“惯例”。其实,有些电影的映前广告并不让人讨厌,对很多人来说反而是盘不错的“开胃菜”。比如有些电影预告片吊人胃口,有些产品的广告也别出心裁,可以说给观众提供一个消磨时间的方式。

  贴片广告其实是“搭载式营销”的一部分,有的来自制片方,直接注入影片拷贝,各地影院只要播放电影,观众都会看到一样的广告。而除此之外,还有院线、影院“蹭热点”,它们自己贴上广告,自己获利。应该说,电影播放前的时间是一段极佳的注意力资源。也因此,贴片广告成为了“香饽饽”。从国外来看,非票房收入一般会占到整个影视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国内电影仍主要靠票房收入回本,经营方式单一,从今后发展来看,贴片广告市场也要不断做大做强。

  但是,虽然“存在即合理”,也得适可而止。很多电影已经到了播放时间,广告依然无休无止,并且越是火爆的大片,广告越多,很多时候已经影响了观影情绪。站在消费者权益的角度,一张电影票仅仅是购买了电影的内容,如果到了“约定”的播放时间还在“强迫”观众看广告,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侵犯。而除此之外,一些广告也并不是老少皆宜,比如我就在电影院里见到过避孕药物广告,而附近就有孩子;为了抢占广告时间,很多影院还会一出片尾字幕就着急“送客”,根本不让你把片尾音乐听完。

  针对贴片广告的种种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已多次发布“通知”,予以明确规范,不少消费者还怒而维权。但从当前来看,这些规定还是面临着“执行难”,今后还应该进一步明确、细化监管职责,制定具体的惩戒手段。当然对于院线来说,问题也并不麻烦,首先至少应该履行告知义务,此外也不妨在注意广告时长、内容的同时注意“利益分配”,最好给观众一些小回馈,一旦能从花时间看广告中获得“收益”,观众也就心理平衡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