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模糊性、风险性、二重性 —— 城镇基本属性(三)
时间:2016-08-16 09:43:2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宋俊岭 

8ec7d7df3bf4f1f699241b7ffc584846.jpg

宋俊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

  以往讨论城镇的模糊性,多言其机体三叠结构时空大尺度,机体复杂庞大,致使操作者只能管窥一斑,见木不见林,难以全面透彻把握总体;多言其繁密内涵和隐微运行,令操作者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甚至优劣颠倒,买椟还珠。讨论模糊属性及其后果,固然包括眼界和认知不足带来城镇物质环境建设管理中百般漏洞缺损,坍陷、内涝、危楼、此起彼伏的群体上访……这些固然都重要,都迫切。但是,当今模糊性题目下尤为重要的是源于有限人生眼界无法与跨时空人文过程相提并论,致使城镇——作为人类进化的主要介质,作为人类继生物进化资源将穷将尽终又柳暗花明创造出一系列象征符号组成的世界——继承了人类的进化。这就是城镇的主旨!而这样的主旨却长期模糊为人所不察。其深刻道理不仅市民未及普及,连中高级城镇理论工作者同样闻所未闻。数年前在某古都“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交流,说起这经典主旨,某博士茫然诧异,“您来谈城市,怎说起宇宙大化?”莫名奇妙,愤然摔笔。博士不博,此一例也!这一幕颇具代表性。主旨迷离,大业岂能破题?今篇幅有限,重点说这核心内容。

  当今城镇规划设计建设辗转于衣食住行物质生存要素诸多压力穷于应付,已不暇思考城镇更深层含义和价值。这方面认知的突破要归功于重温古今圣贤论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子)“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衡量存在的事物及其所以然。也衡量不存在的事物及其所以不然。(希腊古贤Prograstus)“当代人文主义者大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则说,”从局部认识整体,那是科学。从整体把握它,那是艺术。”古今圣贤殊途同归,说出同一意思:人,文明人类,才是理解和剖析城镇奥秘的出发点和归宿。城镇这个主旨认知一旦迷离,城镇万般实践必然徘徊歧路,百忙而不得其要。芒福德突破各专业局限,以人为核心从总体把握城镇本质,对城镇追根寻源,写出文明人类与城镇互为进步的人文互动机理。认为城镇就是人性的外化,是人类继生物进化之后找到的更高级的进化介质。因而指出,城镇根本使命在于“驯化人类,陶冶人类”,在于“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有机的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化腐朽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见《城市发展史》18章)因而大量寺庙、教堂、书院、图书馆、大学、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构成城镇最本质要素,反对城镇只讲物质不顾文化的空壳化趋向。进而质问,“人类,若仅依靠技术和才智包打天下,无论动机多么真纯,能够充分实现人类全部需求和目的吗?”(《技术发展与人文进步》,第366页)。

  模糊导致糊涂。风险性,二重性,紧随其后。看不清方向和道路,必然充满盲目和冒险。中国当今城镇化,岂不也如此?城镇的二重性,脱离进化视角,尤其脱离善恶兼备的二元论“人之初”,这二重性不仅说不清楚,甚至根本不成立。道理仍在以往所述人文互动双螺旋结构。这双螺旋运动可以正旋互为上升,从野性进化为人性;也可以倒转互为下降,从人类文明退化为人间鬼域。前者进,后者退。一进一退,历史上,国内外,屡见不鲜!城镇二重性不是一目了然吗?

  之所以反复强调:道不远人,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因为衡量城镇化的核心标准是广大居民人文素养,以及社会总体制度的优化。人文素养中最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原则、方向、取舍!微观看个人素养,宏观看全社会纠错机制。微观看个人举手投足之得体雅致,宏观看全社会真善美标准的坚执。平素到处文雅举止,关键时刻才不乏舍生取义。这标准对世界任何一个国度都适用。如此高于饮食男女的价值追求,从一开始就引领人类创造出城镇生活模式,让人类逐步脱离野性走向人性。如今呢?淡漠了,忽略了!

  风险是模糊的逻辑结局:人工物质环境的风险尚属可见可防可控的风险。不知不觉的风险才是真正风险。例如,教育理念失宜,人文素质低下;其后果则长期滞后,要等几个世代后方才显现。真正的风险更在于自以为是而刚愎自用。国内博物馆建筑优雅如苏州者,多而又多;内涵清晰系统如浙江省馆者,则少而又少。反映出人文脉络被忽略。如此城市文化残损和虚置,其后果则永久潜藏在长文化运行过程中留给后代史家研究,发现当年重大失误和严重后果。

  城镇长期发育和运行中仅展现出日常那些可见部分,而将其真正复杂的结构内容,包括结构性冲突,都深深隐匿。这就让人很难把握人类活动与自然结构的互动,尤其在转型社会前进过程中经历积极活跃的结构发育期,人的认知愈加迷离。若无社会发育的结构换代概念,加之时间流逝增加历史模糊性,丑态百出,世风日下,优秀杂志书刊遭整肃,不能出版或再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如此状况是不能指望区分是非善恶前进倒退的。

  可见,富有,仍距真文明尚远。小康温饱之类,早已不能揭示当今社会发育的现实课题。城镇化指数日高,文化含量,文明浓度,日缩。尤因惧怕历史封杀真相真知,“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将历史坑堑掩蔽起来,会让后人无法从挫折中长一智。当今大多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即使还有也内容贫乏,缺乏思路,活动萧条,概因这模糊性导致。文化机构的虚无,又继续增添城镇这种文化模糊性。长此以往,全社会的人文进步,人文素养,何从谈起?

  易中天教授把宗教艺术哲学出现,定为文明诞生之标准。其合理性在于这些要素分别代表真善美价值形态成熟,宣告人猿正式揖别。当今许多重大难题在其原有思维平台上是找不到解决方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百般功劳,核心功劳在于提供新思维平台。有了新思维,才有随后改革开放的万象更新。芒福德所说“真正的改革是价值观的改变,是全社会首选物的更新”就包含这个含义。城镇文化二重性、风险性,都严重存在。主旨模糊是致命的模糊。这种模糊让城镇丧失航海罗盘,让广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丧失方向、原则和底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