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作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城镇化受到广泛关注。

6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智库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时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是滞后的!”“逐步解决现存的3亿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是我们当务之急!”

  对于中国城镇化的滞后,李克强说:“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造成有2亿多中国农民在城里工作。因为我们财力有限,公共产品的提供有限,他们还不能同等地享受公共服务。我曾经在中国一个重要的工业省份工作,那里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曾经建造了大量的棚户区,历经几十年。人们到了寒冬要穿上棉衣、戴上棉帽,加上几层棉被才能入睡,这些人加起来就有3个亿。所以逐步解决现存的3亿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是我们当务之急。”

  这应是他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再次阐述这一问题。

  梳理李克强总理的执政实践,不难发现,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问题正在有序推进,总理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他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让你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今后会让你们生活得更好!”7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新型城镇化时如是说道。“户口能否落下”、“办手续方不方便”、“能否享受和市民同等服务”,在考察中李克强总理的主题紧紧围绕进城农民落户问题。  在同办户口的群众交谈中,李克强说,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是广大农民的心愿。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发展规律,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步一步往前走,对进城农民的就医、社保、上学等配套服务都要跟上。进城的人多了,留在农村的居民也可以经营更多的地、有更高的收入。 

  过去持续多年的户籍制度,为农民形成了身份障碍,也成为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掣肘。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说:“入户门槛太高,让许多农民工根本不敢想能否留在城里。如果户籍问题解决,教育和医疗问题有了保障,想留城的农民工才能慢慢实现市民化。”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简称城市化委员会)发布的2007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半城市化”现象日趋严重,城市化委员会发布的户籍城市化率与国家统计局统计局发布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之差,从2007年的12.01%(涉及人口 1.62亿)增加到2012年的17.24%(涉及人口2.34亿)。这2.34亿人中绝大多数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制度上的制约因素。此外,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形成了“386199部队”(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在城市产生了“临时夫妻”现象。

  李克强曾撰文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出门就下坡,雨天漏不停,挑水累倒汉,生火愁煞婆”,这是资源型城市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在一些资源型城市,一家两代、三代甚至四代仍然居住在低矮阴暗、危旧简陋的棚户区内。虽然国家从2005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振兴战略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解决了上千万棚户区居民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但目前依然有大量的家庭“蜗居”在棚户区。

  早在10年前,“要住房,找克强”的民谣已在辽宁流传。10年来,无论是主政地方,还是任职中央,李克强始终心系棚户区百姓,他曾多次看望棚户区居民,并竭力推动加快改造棚户区工作,体现着大国总理的民生情怀。

对于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重要性,李克强在2012年的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是解决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的切入点。

  2013年2月3日在包头市东河北梁棚户区现场会上,李克强强调,这是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打造新型城镇化“绕不过去的坎”。这个“二元结构”不破,我们新型城镇化就走不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必须下决心做好棚户区改造等工作。

  在今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次重申棚户区改造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意义: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从破解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入手,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与运用市场手段相结合,将在今年更大规模改造各类棚户区。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履新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提出,本届政府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棚户区。 6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会议决定,在过去5年大规模改造棚户区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针对会议精神,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7年五年共计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为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2013年中央财政共下达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723亿元,比2012年增加59亿元,增长8.8%。在中央支持下,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3年11月底,棚户区改造已开工323万套(户),超过2013年计划开工量的6%;基本建成218万套(户)。

  2014年,棚户区改造依然列为政府的重点工作。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记者见面会上强调,“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这是政府的心头之痛,一定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

3月27日,李克强来到赤峰铁南棚户区考察,看到房屋极其简陋,特别是听到群众反映一下雨就提心吊胆,他说,你们的窘境和期盼,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政府一定会尽力推进棚改,大家一起努力,早日住上新楼房、过上好日子。他指出,今年全国要改造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是近年来任务最重的,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国家将专门研究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支持棚改的措施。各地在确保建设进度的同时,要注重设施配套和公平分配,尽快形成有效供给,为群众“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托好底。临走时他对围拢而来的棚户居民们承诺:“一定让你们住上新房!下次我来看你们的新家。”

  针对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难题,李克强先后在4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由国家开发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在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保险资金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

  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有效解决棚户区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通知》指出,全面推进城市、国有工矿、国有林区(林场)、国有垦区(农场)棚户区改造,2013年改造各类棚户区320万户以上,2014年计划改造470万户以上。

  记者从住建部获悉,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目前,我国已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30万套,基本建成28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76%和58%,完成投资7200亿元,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保障房建设正稳步推进。

  作为一项住房救助工程,棚户区改造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社会公正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棚户区改造是保障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报告中的这些表述,让人们感受到政府正用“看得见的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通过调整目前城镇化和产业、就业的关系,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安居乐业,解决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缺乏科学规划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在“东密西疏”的总体发展态势下,大城市外延扩张力量强劲、中等城市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小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在城市功能分区上,强调规模产业园区导向,忽略功能有机结合,功能匹配失调。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所言:“我国城镇化布局的系统性失衡,造成诸多突出问题: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长期存在东部向中西部、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乡村大规模人口潮涌;城市大型居民住宅区向就业集中的产业园区和老城区上下班的潮汐波动,使得城际交通和市内交通不堪重负;产业园区和人口在大城市高度集聚,占有大量优质土地,挤压生态空间;一些中小城市以廉价资源吸引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投资,超出了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造成资源短缺、水源污染、雾霾横行。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失衡是城市病形成并加剧的重要根源。”

  在英国智库的演讲中,李克强也指出了就近实现城镇化的现实必要性,“因为中国的东部城市容量有限。可能很多人都去过北京、上海,你们会发现这几千万人的城市如果继续膨胀下去,交通拥堵怎么解决?安全饮用水从哪里来?” 在李克强看来,中国还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当中,中国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城乡间的差距本身就是潜力,有着巨大的内需,只要我们把握方向,继续勤奋地工作,中国经济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这也有力地说明,提高城镇化质量,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就要走大中小城市和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既可分散大城市人口过多的压力,也有助于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可谓一举多得。

  今年以来,从两赴内蒙、到重庆再到沈阳,李克强总理考察调研的足迹也显示出了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方面的三个重点工作:推进西部开发打造经济发展最大回旋余地、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出发。

  4月28日在重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克强表示,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他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6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他指出,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这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

  他还表示,对中国而言,保障中西部地区的充分就业至关重要。过去30多年,从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产业竞争力开始有所削弱。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必须要转移出来,而转移的方向就是中西部地区。

  他强调,要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必须要给中西部地区应有的动力支撑。首先要做好交通、信息和人才基础配套设施,用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不能光由政府推动,更不能强迫企业去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低成本、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自主转移。

  7月24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山东考察,首站选择德州。他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两次在围绕德州的新型城镇化探索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自2008年开始,德州开始探索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这一模式被概括为“两区同建”,即农村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德州日报》报道显示,截至2014年7月,该市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378个,30万农户住进了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已配套建设产业园区876个,40万农民实现就近就业。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876元,同比增长13.3%,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李克强在德州景津公司考察时,得知员工大多是当地农民工,他说,大家从小块地走出来,干上了大工业,是新产业工人,既长了本事,创造了价值,也增了收入。要大力发展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就近就业,在城市安居和发展。

  据悉,德州因为推行“两区同建”,真正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先后荣获2012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典范案例。评论认为,德州“两区同建”在为中国城镇化转型提供范例的同时,有效破解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三道难题,更是对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现实探索。本次李克强总理的考察释放出积极信号,那就是城镇化需要长期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让城镇化进程能够真正成为惠泽民生的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