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精准扶贫不妨引入“参与式扶贫”
时间:2015-12-09 10:12:02  来源:新京报  作者:于平 

    据新华网报道,每年我国投入扶贫开发的专项资金和行业部门资金高达数千亿元,但这么一大笔钱,许多并未花在刀刃上。

    这几年来,审计报告年年都会披露扶贫资金的“跑冒滴漏”,骗取、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屡禁不绝。一些扶贫款花得没有效益,扶贫项目与实际脱节。许多地方甚至还出现扶贫款花不出去的问题,审计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河南53个县结存扶贫资金18.19亿元。贵州省2014年度审计报告披露,该省20个县有7.96亿元扶贫资金闲置6个月以上,其中,1.92亿元资金闲置2年以上。

    种种乱象暴露出当下扶贫管理的粗放,也正因此,最近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专门提出了“精准扶贫”。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需要提升各种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使之更契合实际。新华网的报道就提到,去年,山西对扶贫龙头企业及产业支撑项目贴息贷款有八千多万,但其中有一半用不出去。因为预算贴息资金只限于银行贷款,有的扶贫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券融资,就不能享受这一政策优惠。显然,这样的贴息贷款政策并未跟上金融创新,导致与现实脱节。

    但也要看到的是,一年数千亿元的扶贫资金,仅仅靠垂直体系来封闭管理运作,恐怕难以杜绝现存的种种弊端。事实上,扶贫资金存在的问题不仅暴露出行政效能低下,更暴露出公众监督和参与的缺位——作为扶贫资金的受益人,贫困民众恰恰是最没有话语权的,扶贫项目和资金均由当地官员一手操办,这样的扶贫怎可能真正接地气。

    所以,精准扶贫必须提升民众话语权,将扶贫资源的管理权和控制权交给贫困民众。毕竟,什么扶贫项目更符合地方实际,扶贫资金该怎么花更有效率,贫困民众其实最有发言权。现实中我们也可看到,凡是顺应民意的扶贫项目,往往都获得成功。

    我们目前的扶贫模式,过于突出政府的主导,一些地方官员总以为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为贫困民众规划幸福的蓝图,而不重视蕴含在民间的智慧和创新动力。

    扶贫资源主导权下沉,让贫困民众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让贫困地区能够实现自我造血,其实这已有成熟模式可循。早在2006年,我国就开始与世界银行合作,在一些地方推出社区主导型发展(简称CDD)扶贫模式。

    CDD项目将扶贫资源及决策的使用权和控制权完全交给社区,通过民主选举社区项目组织和民主遴选项目,确保贫困民众的决策权,通过公示与投诉机制和监督小组的建立,确保民众的监督权;通过民主讨论制定项目评选、实施、监督和财务管理等制度,确保民众的参与权。据统计,CDD项目中,由村民自主讨论决定项目工程的预算单价,比国家定额预算的单价低1/3以上,比过去政府主导的项目节约投资成本2/3以上。

    这就是参与式扶贫魅力所在,扶贫工作的主体就该是贫困民众自身。民众全程参与的扶贫,每一个项目自然能经过反复地检验,每一笔资金使用,自然能受到严格监督,这样的扶贫,想不精准都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