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立法善意无法破解精神赡养难题
时间:2015-10-22 11:00:20  来源:荆楚网  作者:张卫斌 

    19日上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有关情况。记者注意到,该《意见(试行)》明确,继承人未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判决时可视情况少分或不分遗产。(10月20日《现代快报》)

  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代际关系是“反哺模式“:亲代抚养子代,子代赡养亲代。换句话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子女长大了对父母的赡养义务,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为人子女不尽孝道,岂不是禽兽不如?

  道理是如此浅显,现实是如此无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啃老”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有报道,因“啃老”引起的家庭纠纷,约占整个家庭纠纷的四分之一。有此背景,有关方面立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立法禁止“啃老”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

  是的,法律不立,道德不张。良好的社会秩序,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做保障。但是,法律毕竟不是万能的,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苏州中院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的初衷虽好,但“继承人未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判决时可视情况少分或不分遗产”,依然无法破解精神赡养难题。

  常回家看看是子女应尽的赡养义务,不应该是冲着父母的遗产回家的。有一首歌唱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说明,家人团聚,亲情无价。既然“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的心中时刻牵挂生养自己的父母也是人之常情。法律明文规定,继承人不尽精神赡养义务少分不分遗产,反倒让做子女的回家看父母多了一份功利色彩。

  不尽精神赡养义务可能少分甚至不分遗产,也让一部分不孝子孙找到了一个“台阶”。事实上,有相当多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父母,本来就没有多少遗产,他们的子女是不是可以不尽精神赡养义务?再比如,有些做子女的可能很有钱,根本看不上父母的那点家产,他们是不是可以不尽精神赡养义务?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然而,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似乎正在丢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对1460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7.6%的人希望父母住进养老机构。这一数据折射出,在不少子人的心目中,老人就是“累赘”。

  子女尽孝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老人的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当今国运兴盛,老人理应安度幸福晚年。尊老敬老固然需要法律制度兜底。但也必须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以法律维系的亲情也是非常脆弱、无法持久的。

  子女孝不孝,看起来好像只是子女单方面的问题,实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问题更多的恐怕出在父母方面。良好的家风需要长辈们言传身教、代代相传。为什么有的人家的子女是那么孝顺,自己的子女却如此大逆不道?值得某些做父母的好好反思:平时对子女是不是过分的宠爱?或许,某些做父母的本身就是一个“忤逆儿”,在无形之中为子女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他们的子女不愿意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也就不足为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