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喷不动的喷泉是改良政绩观的侧影
时间:2015-09-24 10:26:53  来源:红网  作者:高创 
    10多年间,喷泉已经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不断刷新喷射高度记录的喷泉,屡屡成为新闻主角。如今,喷泉再次成为新闻主角。这一次,因为闲置或拆除。“喷泉闲置太正常了,当年建设不就为了炫嘛!”李艳环说。喷泉水景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存民也认为喷泉闲置或拆除理所当然:“处处是千万元投资的大喷泉,注定是个耗水耗能的奢侈品。”(9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狭短的时间跨度,两次主角的新闻节点,当越喷越高的喷泉喷不动了,期待的绚烂并未持续喷放,却在这样一个时机重归沉寂,留给公众的并非灰蒙蒙的遗憾,更多的是天朗气清的姿态。与其说是喷泉喷不动了,倒不如说是其流被断,其源不再。
  
  喷射高度越来越高,场景越来越宏大,声光电手段越来越高端,一路走来的喷泉文化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之外,更大且更可能的动力来源还应当是地方政府的有意浇灌培育。原因很简单,在部分施政者眼中,政绩这个东西总归要外化才能够坐实,于是乎“政绩工程”这个崭新的词汇诞生了:奢华的办公楼、雨后春笋般的大项目、急功近利的节庆典礼,甚至连喷泉也被赋予更多豪华绚丽的意味。
  
  当然,需要厘清的一点是,高大上的喷泉是否裹挟着执政理念应当有其界线。市场经济下,企业花再多的钱,建再富丽的喷泉,只要其认为符合市场规律赚得回成本,抑或不惜成本无视收益,大可以一建再建,只不过后者极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花百姓的钱财,建高端的喷泉,立领导的牌坊,这才是需要从根本上扭转的政绩观念。
  
  退一步讲,喷泉不是不可以建,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辅以普通的喷泉点缀,既可增加景物生机,亦可愉悦群众身心。但过度的追求华丽的话,水柱是越喷越高,造价也随之攀升,维养成本更是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前人栽下了一棵耗费成本的树,后人还得不停地为其浇水施肥,这不是政绩工程是什么?
  
  新旧事物交替更换,自有其内在的历史规律,十几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总会有诸多事物被历史的车轮碾过,意义不再样式狰狞,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却显得不合乎时宜。正如记者所言,“未来几年,拆除喷泉的行动,正如当初建设一样,会如火如荼。”是的,与其不计成本地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气,倒不如探求低端实用接地气,百姓不是喜欢政绩,百姓厌恶的是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如果能将政绩外化成得民心、接地气的作为,百姓们才会拍手称赞。
  
  高大的喷泉喷不起来,不失为一个好兆头,起码说明形势在变、观念在改、政府在作为。喷不动的喷泉,又何尝不是施政者观念转身留下的侧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