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时间:2010-12-27 09:07:24 
新华报业网讯  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江苏近年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数千万农民分享着越来越多改革发展红利,他们中的许多人结束了传统意义上的农家生活,工作环境、保障水平、生活方式与城里人靠得越来越近。

  2010年,以苏州城乡一体化经验全省推广、新农保首次实现全省全覆盖、3年中全省1200万农民告别饮水不安全等事件为“新闻地标”,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和成就,引起了中央新闻媒体和国内外其它媒体的高度关注。

  锦绣苏南,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探路

  改革开放30年来,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3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是改革开放后推动城乡工业化进程,形成了“苏南模式”;上世纪90年代苏南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苏南农村实现了第二次跨越,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令人瞩目;现在,苏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出现了重大拐点,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跨越。

  作为苏南的典型代表,苏州是江苏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4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刘慧在《“三置换三集中”驱动苏州城乡一体化》一文中,详细报道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经验:

  2001年以来,苏州农村推进三大合作改革,发展新型合作经济。昆山花桥、吴中木渎、相城渭塘等23个先导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双置换”、“三置换”,鼓励农户把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城镇住房,并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刘慧认为,这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是“苏南模式”的升级和完善,促进了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实现藏富于民。“去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87元,苏州农民踏上了富裕之路!”

  4个月后,《人民日报》在8月1日头版刊发重点报道《再做探路“排头兵”——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记者贺广华在报道中写道:“苏州出台新政策,进城进镇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同时还可以保留其原股份合作社股权。更大的利好是,苏州正在筹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使农村集体资产、合作社股权等都能上市交易。”《人民日报》记者认为,放眼全国,这绝对又是一次“勇吃螃蟹”的重大举措。

  苏南其他城市也从各方面为全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贡献“路线图”。在无锡,中央媒体记者高度关注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二三四”创新实践:即城乡规划一张图,承包地、宅基地分别置换社保和产权房,“三集中”,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城乡社保、公共服务等4个对接。《中国经济导报》在3月刊登《“一二三四”构建城乡一体美景——江苏无锡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本观察》的报道,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锡人民敢闯勇试、再攀发展高峰的智慧和决心。记者童海华写道:“无锡新区为拆迁农民建设小高层,户均占地仅0.07亩,比多层住宅又节省了一半土地,同时新区推广房权换股权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在农民得实惠的同时,实现政府节土地省投资。”

  江苏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果,令中央媒体从业者着迷。一年下到苏南几十次的新华社记者孙彬告诉记者,新华社今年对苏南经验作了重点调研,明年春天还将就苏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再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实地采访报道,向全国推介苏南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种种机制体制创新。

  村落变“欧洲小镇”,农民与市民差别缩小

  “沿着小镇笔直的公路前行,盛开的紫薇花摇曳枝头,喷泉的水流在阳光下跳动,偶尔看到三三两两的孩子们在社区广场上骑着小单车,顽皮地向你吐一下舌头,一切都让人产生置身欧洲小镇的错觉。”

  这是新华社记者刘巍巍对江阴市新桥镇农村的印象。基础设施的改善,正在让江苏农村发生嬗变。刘巍巍在11月对新桥镇的报道中写道:新桥小镇的变迁是江苏农村一个美丽的缩影,如今更多的江苏村镇正在加快完成自己的“凤凰涅槃”。

  《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沈建华在江苏农村采访了几十年,对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感同身受。他谈及不久前撰写的报道感慨不已:“澳大利亚一个访华团在江苏看农村时,成员们也都认为这些中国农民家庭的生活相当现代化,住的房子也好。”

  在“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专题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最近聚焦苏中江都渌洋湖村。中央电视台记者施韶宇对这个村的最深印象是:“生活和城里人基本没区别。在江苏,像渌洋湖这样的村庄已经超过80%。”

  2010年,随着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区域供水、河道疏浚和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国务院规定的1200万人口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农村水源条件改善后,连一直缺水的苏北西南岗地区的岗地也可确保抗旱用水。新华社记者陈刚在所发报道中说:“今年,西南岗30万亩原先预计出苗不齐和出现死苗的麦田目前基本可以保证出齐苗,抗旱保苗取得阶段性胜利。今年旱情放在过去,那损失就惨重了。”

  《经济日报》在对南京统筹城乡发展的报道中说:“由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南京目前郊县城镇化率超过67%,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经济日报》江苏记者站负责人薛海燕说,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已经明确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提出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力争缩小到2.5:1以内,前景鼓舞人心。

  行走于江苏农村,过去存在的脏、乱、差不见了,农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正如《农民日报》记者陈兵在报道中所写的那样:“立冬前夕走进扬州邗江何桥村,但见道路两旁种满了女贞、广玉兰等花木,乡村别墅整齐划一,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花草。采访时我还遇到村民马勇,居然特地从城里回迁过来住,说明农村真是今非昔比。”

  江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令中央电视台记者厉成功觉得难以分辨“谁是农民”。他在央视对江苏城乡一体化重点报道中评论说:一个进城农民既可以在街道的公司上班领工资,又可以以农民的身份从社区股份合作社拿到一笔可观的分红;他的户口簿上明明写着他是村民,却又居住在城里的商品楼里,房子的环境连城里人都羡慕。他采访过60多岁的农村拆迁户管老汉,因为拆迁补偿有了一笔钱,打了一辈子光棍的管老汉想娶城里的媳妇,跑到了电视上去征婚,“你能说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吗?”

  讲民主重民意,江苏农民拥护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主体是农民,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败。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记者周琰用镜头记录过这样一个拆迁小故事——在昆山千灯镇肖市村,周琰跟镇上的拆迁工作组一起来到农户老严家,他家旧房子是30多年前花2.8万元造的。“老严从来都没有想到,家里这些破砖烂瓦如今会变得这样值钱,233平方米经过评估总价在27万多元,当地安置房每平方米均价只有1450元,‘旧房子’可以买2套动迁新房。老严岂止是高兴,简直是盼着早拆掉搬到镇上去。”《农民日报》记者徐恒杰在《幸福指数的扬州感受》中也说到一个类似的故事:仪征谢集乡集中居民点北边,有一幢两层小楼孤零零地矗立在田间。仪征国土部门的人认为,这户人家不愿意搬离自己的老宅基地,我们也不强拆强建。

  江苏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仅有0.93亩。每户3到5亩承包地,1亩左右的宅基地,土地浪费多,配套成本高。去年以来,江苏积极试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探索集聚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新华社记者孔祥鑫在报道《万顷良田工程化解增长吃耕地之忧》中写道:“确保科学合理和民众参与,已经成为主流做法。搞试点必须先上门调查农户意愿,如果大部分人不同意就不搞,不许强制搬迁。”中央电视台记者厉成功在江苏实地调查后也大为感慨,“这新一轮的变革,是否真的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生活的福祉,利益的天平该如何平衡,这些都在考验着制度设计者的智慧和诚意。”

  推进城乡一体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使得新农保、新农合、农村服务中心等服务普及到农村。新华社记者刘巍巍对江苏的新农保推进速度在全国首屈一指也深有感触。她报道说,今年年底,江苏全面推行新农保,实现1500多万农村适龄居民参保全覆盖,这一时间将比国家规定提前10年。

  新华社记者孙彬在《村民齐夸新农保》中报道了一个细节:宝应县泾河镇大同村62岁的老农民王述志说,我们老两口独生子女补贴和新农保退休金一年有3000元收入。“给农民发养老金,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普惠制的新农保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今后还需要提级升档。”新农合,在普惠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报道,目前江苏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全部提高到150元,全省人均筹资达到190元,各地住院最高补偿限额全部提高到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的8倍以上,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着眼农民利益,维护公平正义,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得到了农民发自内心的支持。2011年,江苏将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央电视台记者厉成功在报道中提醒说:“每一次变革都意味着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让农民远离‘被一体化’的烦恼,才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诉求,这远比一幢幢耸立的高楼大厦要重要。”

本报记者 王 拓 周静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