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拆除不能总发生在即将投入使用之时
时间:2015-09-01 10:23:05  来源:红网  作者:杜建锋 
    8月30日下午,西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目前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拆除”事件,向媒体进行了相关情况通报。发布会上,西昌市相关部门向记者介绍了,为何要拆除索玛花爱心小学的5项依据和理由:无办学资质、涉嫌违法买卖和占用国有林地、涉嫌违法建设、涉嫌非法办学、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当地教育局表示,目前已对该学校学生实施分流就读,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8月31日《华西都市报》)
  
  无办学资质,必须拆除;涉嫌违法买卖和占用国有林地,必须拆除;涉嫌违法建设,必须拆除……五个理由,个个在理,条条充分,于是索玛花爱心小学不得不被拆除,否则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也无法保证师生生命安全,这当然彰显了当地部门对学生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让人为之动容。但是,“限期拆除违建通知”却是发生在“教室、宿舍等主体工程完工,准备在9月份新学期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如此,不免让人产生疑问,为何“拆除通知”总是迟到?为什么网友捐款不能得到长期而高效的利用?
  
  当然,借公益之名,行违法之实,在法治社会也是不被允许的。即使是搞慈善,捐资建学都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特别是该地为9度抗震设防区,校舍建设更是马虎不得,必须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有违建都必须拆除,而索玛花爱心小学被拆除应当没有异议。
  
  然而,人们质疑的不是拆除本身,而是“限期拆除违建通知”何以到来得如此之晚?诚然,依照有关部门的说法,他们曾经在2013年、2014年、2015年三次下达责令停止非法办学的通知,但是对方拒不执行。这么说,索玛慈善基金会置有关政令于不顾,一而再,再而三,进行违法建设,实属不当。但是,有关部门何以当初不采取强有力措施,将其扼杀在“未建成”之时。何况,当地部门还担当着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办学的责任。试想,如果不是当初教育投入不够,何以会有人捐资建起这个办学点?既然,有人愿意捐资办学,有关部门就就应当与之沟通,担当起规划与引导的责任,毕竟那里依然是个贫困地区,而学校建设恰恰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投入,这多少有点令人痛惜。
  
  确保每一笔善款都不能浪费,都用得其所,慈善机构当然责无旁贷。可是,作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推卸责任。当初,教育投入不够,无法解决学生入学问题;现今,有能力建立更好的学校,这当然是好事,可这绝不意味着拒绝社会捐助资金,更不能放弃规划与引导的责任。如今,该校几成一个烫手山芋,当地乡政府很难接手,在依据法律,按照程序进行处置之外,还应当思考的是,如何让民间办学、助学行为发挥最大作用,而不是校舍主体工程即将投入使用之时,接到的却是“限期拆除违建的通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