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十年“绿水青山”富民记 浙江遍地农家“乐”起来
时间:2015-08-20 21:01:02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作者:王丽玮 

    台风天刚过,浙江省天台县后岸村一座农家小院里,一群着装时髦的游客们就迫不及待从上海赶来,沐浴在山间吹来的徐风里,喝着农家酿造的米酒、吃着散养的土猪肉、地里现摘的蔬菜,欣赏着民俗文化表演,显得十分惬意。

    近年来,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2014年经营农户达1.45万户,实现接待游客1.75亿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75.36亿。与此同时,洋家乐、林家乐、渔家乐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农家乐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浙江,用自己十数年的发展实践,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农家乐”发展之路。

    保护多年的绿水青山成了“品牌”

    一踏进天台县后岸村,记者就立刻被眼前美景吸引了:座座青山屹立村前,磅礴连绵;一条小溪蜿蜒过村,宽缓清澈;排排新农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在青山绿水间,一群群游客背着旅行包、举着相机快乐地徜徉着。

    后岸村不仅风景优美,还曾是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的地方,文化积蕴深厚。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村却是另一幅模样。那时,闭塞落后的后岸村人住着土胚房,穿着补丁衣服。为了生存,村里人“靠山吃山”干起采矿挖石头生意。依托几百亩石矿资源,家家户户打石板,一个采矿工一天能赚二三百元。

    但掠夺式的开发不仅没让后岸村一直富下去,反而越过越穷。二十多年间,有众多村民因上山采石或死或残,曾参与石矿开发的200多位村民普遍出现石肺病,丧失劳动能力。而且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方式的兴起,采石业也慢慢萎缩,村里面临转型难题。

    2008年,村里关闭了最后一座石矿,开始探寻新的出路。恰逢其时,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大幕拉开,新的发展思路浮现在后岸人的脑壳里:实施农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寒岩、寒山湖、龙潭幽谷等自然人文景观,发展农家乐,打造绿色经济。

    这时,问题来了。首当其冲的是,后岸村该选择何种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当时,摆在后岸人面前的路无非三种,或者农户单打独斗,各自发展,或者引进工商资本,把土地租赁出去给旅游公司开发,或者村里带头,农户联结,大家抱团发展。

    时任后岸村村委会主任的陈文云是个见过世面且颇有威望的人,他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指出:后岸村一定要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方向,否则不仅很难形成大气候,而且也难以实现全体村民的共创共富。

    在后岸村,村组织委员潘晓萍向记者介绍道,后岸村采用方式是“村办带头+户办集群+产业结合”,先是村里7名党员干部带头搞农家乐,尝到甜头后,村里5户村民也开始搞农家乐,村里给这13户农家乐同一编号,每一批游客的到来,都由村里统一按序分配。此外,村里还成立村办农家乐协会和寒山旅游公司,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价格制定,实行统一内部管理,打响后岸村农家乐品牌。

    如今的后岸村农家乐已经发展到65户,床位达1500多张,去年游客50万次,带动农副产品收入67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从不到10万元增长到1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000元,是全镇平均水平的3.5倍。

    村民齐芳云是73号农家乐老板,2014年以前都在外面打工搞装修,一个月最多赚七八千块。看到村里先搞农家乐的村民都赚得盆满钵满,忍不住动心,去年8月份回乡也开始从事农家乐生意。如今他的农家乐拥有床位18张,每个月给他带来收入近两万。

    潘晓萍告诉记者,农家乐的发展使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村里从2012年起就由村集体经济集中支付全村村民的农医保费用,此外,村委还提出到2015年村里80岁以上老人由村里免费集中供养,到2016年由村里支付全村村民的基本医疗费用,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村群众,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充满想象力的创意让农家“卖点十足”

    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原本只是浙江中北部一个不起眼的古村落,近年来却在美丽乡村建设大大火了一把。原来村里不起眼的牛棚、猪圈,经过村民创意改造,变成了洋气的咖啡馆、茶吧,吸引的游客纷纷前来。

    这天,记者来到荻浦村,顺着村里的石板路一直走到申屠氏宗祠“家正堂”,拐个弯走到后侧临街,就看到一个石头黄泥堆砌而成的低矮建筑,门口挂着一块木板,上书:牛栏咖啡。房顶覆着青瓦,乍一看十分不起眼。但是走进去发现别有洞天。时髦的吧台、讲究的木头桌椅、柔和的灯光、墙角精致的小品设计,无不透露着时尚与现代。

    与牛栏咖啡相隔不远,有一群相仿的黄泥墙、黑瓦顶建筑,它们聚在一起,最中间的一座墙体上书写着:猪栏茶吧。茶吧内壁的墙面还是裸露的黄土墙,但室内布置却设计感十足。照明的灯具采用了竹编工艺,有“黄鳝笼”、“鸡罩”等造型,别具一格,室内拐角处摆放着猪食桶、瓢、稻草等,像个小型博物馆,洗手间的洗手池,是原来的猪食槽改装的,既土的掉渣又洋气十足。

    荻浦村在桐庐县北面,与富阳仅一溪之隔。是当地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明清以来的古建筑二十余座。九十年代以来,村民都靠种田、养猪等为生,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2004年,桐庐县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基础环境整治。村里这些破落的房子、脏臭的牛棚猪圈,是一拆了之,还是进行改造发展旅游?县里动起了脑筋。

    江南镇党委副书记项芳农长期主管村落改造工作,他认为老房子拆了重建,固然能够美化环境,但它破坏了古村落完整性,也不利用文化传承与延续,为了印证自己观点,他又请了不少专家现场指导,最终老房子和猪圈牛棚等保存下来,进行改造再利用。

    牛棚能干什么用呢?项芳农思来想去,觉得来玩的游客走累了总要歇脚,倒可以用牛棚开间咖啡屋,土的掉渣的牛棚搭配上高大上的咖啡屋,说不定能碰撞出火花。说干就干。当下他就请镇里引进一家旅游公司,租下被村民遗弃的五间牛栏,进行全面清理,又从城里请来一家知名咖啡店老板,把牛栏布置成咖啡屋样子,然后试营业看市场反应。

    没想到牛栏咖啡刚一推出来,火爆到不行。2013年“十一”期间,前来牛栏咖啡品尝的游客一直站到店外,店员只能再“托朋友来帮忙”。在外创业的申屠芳看到牛栏咖啡火了,寻思着把村里的猪栏改造成茶吧,或许也能收到同样效果。当下,她投资100余万元,租下了农户14间闲置猪栏,亲自改造成休闲茶吧。2014年5月开业后,往来游客踏破门槛,短短一年时间,营业额就达到上百万。

    牛栏咖啡、猪栏茶吧如今已成了荻浦村发展农家乐的招牌,游客来荻浦除了欣赏花海、参观老建筑,最有兴趣的,就是在牛栏咖啡、猪栏茶吧里品品咖啡喝喝茶,享受农家休闲时光。据了解,每个双休日到该村游玩的游客不下万人,今年“五一”小长假,仅停车场收费每天就超过2万元。

    在浙江,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德清庾村镇燎原村,原来的猪舍不仅改造为民宿的“卫生间”,连猪槽也淬砺清洗安上水龙头,成了城里人的“洗脸盆”。德清冷坑里自然村,售价最贵的一间民宿是由当年的猪圈改造而成,一天住宿费1580元,但扔挡不住游客热情的脚步。

    正如近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在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现场会上说的那样: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既要有卖点,又要有创意。而“外土内洋”的创意农家乐才符合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要求。

    一产为主三产互动提升“附加值”

    说起被称为“十里荷飘香,富硒养生地”的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名气可在外响得很。这里地处浙西金衢盆地北面,由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莲花长的很旺盛。当地人早在八百年前就会栽培莲花,加工莲子。而且由于这里土质特殊,富含硒质,种出来的莲子更加富有营养价值。

    以前,村里加工的莲子除了自己吃以外,就是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莲子收购商。按传统,每年卖莲子时,常常是商贩到村头收购,全村莲农争先恐后去排队,去的晚了,商贩收够数量了,就卖不掉了。所以,村里虽然莲地广阔,莲农很多,但却总赚不到钱。有不少莲农不得不放下农具,外出打工谋生。

    2010年8月该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干部除了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关停村里所有污染养猪场,也开始打起农家乐旅游的主意。村里把上百亩荷田全部集中起来,种上各种品种莲花,再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景。同时,还在村里主干道两旁种上荷花,形成“十里荷花长廊”。借助村里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荷花等自然景观,天池村推出了农家休闲旅游线路,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去年夏天,记者来到了浙江省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立刻被眼前一大片荷花吸引了:大朵大朵的荷花盛放着,引来蜂蝶成群飞舞。上百亩的荷花叶连着叶,枝绕着枝,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远山脚下。在荷花池边,往来游客有的背着相机忙不迭地拍照,有的急着寻找荷花丛中往来穿梭的蜻蜓,渴了,去附近游客服务中心讨杯山泉水喝,饿了,去附近农家乐里尝尝农家饭,好不惬意。据了解,当年夏天,天池村接待游客人数超十万人次。

    最重要的是,游客得到来,带动了当地莲蓬、莲子大卖。据当地一家农家乐老板讲述,天池村打造乡村旅游后,农家乐成了当地莲蓬销售的中转站,每天能销售2000多个莲蓬,周末游客扎堆,一天最多时甚至卖出5000多个。当地莲农李志云承包了30多亩莲地,每天都会采摘300多个莲蓬出售给村里农家乐,一个莲蓬收购价不足一元,卖给游客可卖两三元,大大解决了农产品价格和销路问题。

    但是当地人并不满足,莲蓬、莲子都是原始农产品,刨去人力成本,其实利润空间并不大。有没有可能发展深加工,让利润越来越多?横山镇西方坞村的种莲大户陈振忠最先动起了脑瓜子。他继承了祖传的炒茶工艺,又将它创新运用到荷叶炒制中,最终制成了荷叶茶,原本荷叶收购价1元/斤,而荷叶茶可以卖到500元/斤,身价翻十数倍。此外,他还开创了低度莲子酒生产技术,研制用乌猪胎盘浸渍的莲璧合酒等。

    如今天池村游客去农家乐,不仅能够吃到最正宗的农家菜,走了还能带把富硒莲子、捎罐荷叶茶、拎瓶莲子酒。据说,有的游客回到家后,还十分想念这里的莲制品,一定要当地农家乐老板再代采购点寄回去……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当地村民看到了种莲前景,去年又有200多农户加入了种莲的队伍,如今,整个横山镇从事富硒白莲种植农户已有2800多户,白莲面积超5000亩,年产值1500多万元。

    天池村在浙江并非个例。伴随着乡村旅游开发,许许多多村落都开始走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比如遂昌县大柘镇大田村,利用茶叶主产区优势,在开发旅游同时,开发茶饮品,茶籽油、茶枕头、保健品,拉长茶产业链;同时建成品茶室,做大茶餐饮,开发有关茶的旅游纪念品等,大力增加当地农户收入。还有安吉县的诸多农家乐,以竹为中心,开发竹制产品,发掘当地竹文化,通过旅游带动了当地竹产业的发展等。

    “在第一产业基础上,融合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休闲经济,使其创造新的附加值,正成为农家乐转型发展的重要思路。”王辉忠在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现场会上说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