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对大气污染地区要约谈更要问责
时间:2015-07-01 23:31:53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西流 

  6月29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时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要求,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采取约谈等措施,严肃追究地方政府和有关人员责任。(6月30日《法制日报》)

  对于PM2.5、PM10浓度不降反升地区,约谈当地政府,督促其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政策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可见,对于大气污染地区,要约谈更要问责。

  “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受赏识的多是发展地方经济的能人,要GDP不要空气质量,几乎成为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一件“法宝”,也成为政绩考核的一种“规则”。量化的经济指标所带来的焦虑,促使地方官员铤而走险,不惜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特别是,在“GDP翻番”战略的促动下,各地掀起了招商引资热潮,一个个“污染项目”蜂拥而至,一串串“有毒的数据”频频上报。然而,在听起来令人振奋的“政绩”背后,却是大气质量的恶化。

  可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终身追责范畴,首先必须建立政绩考核新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这实际上为重建干部考评体系定了调。因此,必须纠正“唯GDP论英雄”,重建政绩考评体系,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数字化的政绩模式,而推行综合的考核评价办法,这也是对地方官员角色的重新审视。

  纠正“唯GDP论英雄”,重建政绩考评体系,就是要求从“GDP考核”向“综合考核”转变,淡化GDP在考核中的分量,将考核的重点更多地放在质量、效益、结构上,放在民生、环境和社会发展上,建立健全以科学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地方官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具体来讲,今后,经济建设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不再成为决定一个官员仕途的压倒性“砝码”。相反,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优劣,将成为决定地方官员政治命运的重要“标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