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环保模范城市被摘牌后该怎样救赎?
时间:2015-07-01 23:26:49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不久前,环保部对安徽马鞍山市进行了调查,被抽查的25家企业中,19家存在未批先建、渗坑偷排等环境违法现象,向山生活垃圾填埋场2万吨渗滤液渗漏至场外土坑内,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为此,环保部直接对这座“环保模范城市”亮出了摘牌警告。(6月30日央视)
  
  一座被国家部委确立的“环保模范城市”,在使足劲获得了这块“绿色”招牌之后,却没有倍加珍惜,因众多企业违背环保要求等因素而被环保部摘牌。这是一声刺耳的信号。是向地方坚持粗放式发展,片面政绩观、环保不力而发出的纠错信号。
  
  曾几何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一经获得,即一劳永逸。有的甚至是为了获得环保模范城市而不惜造假,临时突击抓绿化、美化环境、修临街的“遮羞墙”,有的还限制一些日常性的活动以百分百保障城市的绝对清洁,等等。而一旦获得“环保模范城市”之后,就缺少了继续维持这块招牌的动力和压力。如今,环保部针对马鞍山市的实际,果断出击,摘掉马鞍山市的“环保模范城市”的称号,不吝是对马鞍山,或者也是对其他城市的一通警钟、一次鞭策。为了“环保模范城市”要付出,维持这项殊荣更要付出,不间断全方位的付出才是应有之义。
  
  “环保模范城市”,不单单是一项称号,更是一种宜居状态,是对群众良好生活环境的一种担当,应该始终处于“进行时”,而非属于“完成时”,只能更好,而没有最好,更不能只退不进,失掉“环保模范城市”的底线。
  
  环保部摘掉马鞍山市“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也约谈了该市市长,但这不是也不应是环保行动的句点。摘牌是一次他救和马鞍山市自我救赎的开始。除了环保部要继续加大对马鞍山市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的查处力度,马鞍山市更要“奋发图强”,增强自身存在环保欠账的内生动力,知耻而后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帮助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在整体规划中也要强化环保措施和政策上的投入,明确部门责任。企业存在环保违规行为,也必然存在着行政监督不力甚至是纵容的可能,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尤其要有守土有责,一荣俱荣、一耻俱耻的意识。
  
  环保法要“长牙齿”,还要“真咬下去”。要高举起板子,更要重重落下。要惩处不法行为,也要给出光明的正确方向和路径。罚不是目的,老百姓能够生活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宜居环境中才是真正的目的。马鞍山市被摘“环保模范城市”,当是马鞍山市成长中的教训,也不失是其他城市成长的镜鉴,期待有利于每一座城市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有利于增强城市主政者的守土意识、环保意识,提升环保政策的科学性、严苛性和持续性,在环保方面实现自我纠偏,自我救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