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张孝德:生态文明建设乃治国要务
时间:2015-05-27 09:20:35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5月5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这是十八大报告提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后,中央进行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作为最高国家战略之一,十八大报告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三大使命:即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使命,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对此,城市化委员会城市发展委员会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撰文指出,在这一顶层设计要求下,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落地成为关键。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要成为治国要务及各地一把手主抓的重要工作。从地球环境和能源的容量看,在“工业化列车”已经超载的背景下,两倍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中国,要登上工业化的列车,中国遇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遇到的世界性难题,这就是中国继续走西方式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之路,将会遭遇无法逾越的“文明高墙”。如何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当代中国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了,中国与世界双赢,否则,中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但是目前社会和一些地方的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严重认识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单纯的城市绿化,看成是环境、林业等部门的事。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地方政府在追求GDP思维惯性的作用下,仍然以让环境为增长让步的思维,来对待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地,必须扭转这种思维,各地一把手要主抓这一工作,将其作为治国要务来对待。

    二是须以制度建设遏制污染蔓延势头。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着力抓好几方面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全面推动覆盖全国国土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二是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化、法治化的生态资源保护制度。三是建立覆盖全空间和全流程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三是大力推进迈向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建设,以生态经济引领中国转型发展。中央提出绿色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中国未来新竞争力。

    张孝德分析,目前有五类生态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中国已处在领先世界的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无论是光伏发电的生产量,还是发电新装机容量,中国均为世界第一。这是一个20万亿潜在投资市场。二是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最近几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分迅速。2015年环境与节能服务的总产值已经突破万亿。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资源的文化产业。由于文化资源具有可再生、低碳的特性,所以文化产业属于值得大力发展的生态产业。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精神层面复兴,而且是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复兴发展。四是中国乡村产业。在现代电商和现代交通技术支持下,以有机农业、乡村土特产品、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手工业、乡村养老等为内容的乡村产业呈现出于发展新势头。乡村产业不仅是绿色生态产业,而且是繁荣乡村、解决就业的民生产业。五是传统工业低碳化、生态化改造的产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急需调整中国工业化目标,把发展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上升为中国新现代化的发展新目标来对待。各级地方政府要把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纳入“十三五”规划,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让生态经济的发展落地生根,繁荣发展。

    四是以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生活方式革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从我做起、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从每个人的修心开始,以及推动节俭、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每个家庭开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就是传承中国治国智慧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体现。

    要使中央提出源头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落地,急需各级政府与社会、家庭与个人共同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让生态文明文化与价值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机关,以文化的力量让全社会的每个人参与到从我做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带头、领导要带头、党员要带头、家长要带头,以示范力量推动社会积极参与。三是要大力发展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四是要把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中。从中国智慧中汲取生态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东方智慧探索中国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