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蔡继明:北京人口调控重点应是调整结构
时间:2015-04-28 08:58:38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近年来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数量的声音始终萦绕耳边。今年两会期间政府报告中又将全市常住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作为政府全年工作的政绩之一。对此,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北京人口调控问题不在于人口总量,而是调整结构”。2013年北京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RP)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列分别为1.55%、3.43%,GRP份额除以人口比例的值为2.21。当GRP份额除以人口比例接近于1时,地区人口总量将逐渐稳定。“北京人口密度过高,过度拥挤,交通堵塞,往往是在中心城区,实际在四、五环外,还是地旷人稀。”蔡继明说。
 
    在蔡继明看来,要缓解人口分布不均、中心城区拥堵问题,应继续大力疏解中心城城市功能。中心城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应向外疏解,并且可以疏解到新城。例如,向新城疏解医疗资源、高新技术生产职能、市属高等院校、部分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部分国家级行政机关及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企总部等。可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向市域外转移部分功能和部分产业。疏解北京作为京津冀区域性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功能,疏解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区域型商业功能。
 
     其次,向新城匹配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新城与中心城缩小交通、生活服务、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并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
 
     再次,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当前,北京市交通体系主要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区域放射性交通体系,这种交通体系不利于中心城功能疏解和新城的发展,需要构建环状“井”字形快速交通体系,包括构建新城特别是重点新城之间的直接快速交通体系、以及新城与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快速交通体系。
 
     最后,进一步限制中心城开发,进一步限制中心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对引发人口集中的一定规模以上建筑物征收过密负担费用,来缓解核心城内区域人口密度饱和、拥堵和城市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