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传统出租车行业不能再做“沙丁鱼”
时间:2015-04-18 23:25:31  来源:荆楚网  作者:乐玢瑶 

  在当前专车运营模式合法性尚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刚刚结束开庭审理的“专车第一案”被社会各界赋予了很多期许。(《中国青年报》4月16日)

  今年年初,多个城市的专车服务深陷“黑车风波”,引来司机纷纷喊冤;的哥们也没闲着,多地发生出租车集体罢运事件,以示对专车抢占市场的不爽。专车的出现与发展,包括“专车第一案”能否打破法律壁垒,都与传统出租车行业利益攸关。笔者认为,无论专车将来被制约的程度如何,它都是一剂“良药”。在全球共享经济潮流势不可挡的今天,专车的出现带来的“鲶鱼效应”势必会撬动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改革。

  “打车难”早已成了中国城市的“怪病”。笔者在高峰时段常常是苦等半小时打不来一辆车。而这一现象的根结则在于出租车市场的管制。管制的畸形在于对出租车数量的控制和严格的准入审核造成的出租车公司的垄断运营,进而带来了高额的垄断收益。一张出租车牌照价格都在60万元以上,部分城市更是达到了上百万元。但是,随着人们的出行需求越发增加,出租车市场的需求与其体制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据统计,全国出租车每天服务单数约4000万单,但每天有近40%的用户的出行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专车的出现,恰恰搅动了这一格局。

  打车软件通过整合双边市场,搭建平台:司机不必再上缴高额的份子钱,还能获得打车公司的奖励。开专车的司机,有些一个月收入过万,是大多数城市出租车司机的2到3倍;乘客也拥有了更多样、更便捷的选择。专车的调度方式和支付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出租车的经营模式,达成了乘客和司机的双赢。

  但我们无法否认专车的经营模式现在仍游走在灰色地带,司机的资质、法律的壁垒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一如打车软件鼻祖Uber,五年来它在全球一路“野蛮生长”伴随着抵制和阻挠。但其通过科技和大数据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如今正逐渐渗透到政府的决策中。交通部官员最近提出了“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在强调保护乘客利益的同时,也将“鼓励创新”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笔者将其解读为政府正在以包容的姿态对待互联网新兴产业融合进传统行业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技术和模式为管理带来了新的条件和选择。巴菲特说:“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笔者认为,传统行业的管理政策和互联网+的新模式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启城市交通变革的今天,传统出租车行业如果固步自封,就会错失改革良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