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世博会主题论坛在杭州开幕 专家热议上海\"再城市化\"
时间:2010-10-13 09:40:22  来源:张钰芸 王呈恺   作者:东方网  
在21世纪,什么样的城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千城有千面,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们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昨天开幕的世博“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城市建设所需的技术基础、政策目标、战略规划等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全球经验和智慧,满足人类追求未来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景。

  “星座式”发展成长三角趋势

  “世界上已经有不少超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它们绝不可能是只有单一中心的城市,必然有一些城镇与其组团。”说到未来城市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认为,目前整个长三角的“星座式”发展将成为趋势。

  与郑时龄教授的观点相似,被誉为“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的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彼得・霍尔,也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去中心化”的概念,即建立多个中心的新型超级大城市。而他也同样将赞赏的目光投向长三角地区,视其为“去中心化”超级大城市发展的极好范例。

  “从表面上看,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都是独立的,可是便捷的交通和高度的信息化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多个中心超级大城市的格局。”彼得・霍尔称,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它将是21世纪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

  世博园区或成城市副中心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成为香饽饽,其未来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对此郑时龄教授预测:“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将成为城市副中心。”

  “世博园区共有5.28平方公里,再加上周边区域,辐射面积可达到10平方公里,对于城市功能影响很大。”郑时龄教授表示,加上现有的交通便利,以及后世博效应,世博园区及周边很有可能会成为上海继徐家汇、花木、五角场、真如后的又一个副中心,集文化休闲、商务、公共绿化等多功能为一体。

  对于这一新兴城市副中心的发展,郑时龄教授很有信心,“浦东陆家嘴地区只有1.7平方公里,而世博园区的后世博发展,将会关注黄浦江的大片滨江地带,我们将建立一个综合功能区,这个功能区将辐射整个的中心城区。”

  未来上海应进入公众时代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数据统计,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89%,位居中国榜首。但郑时龄在演讲中指出,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城市而言,要建设成为宜居城市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要“再城市化”,将上海从精英时代带入公众时代。

  “从历史上来说,上海作为远东最繁华的都市,一直是精英化的居住模式,对于底层居民来说,生活是非常困难的。而现在城区中‘上只角’、‘下只角’的差异仍然存在。”他认为,在上海的“再城市化”中,不但要达到平衡的城乡发展,去除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还要去除城市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人们的创意水平。

  在城市的各个地区,环境、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生活服务、居住条件以及居住文化水平方面有很大差异。一百多年来形成的中心城区的区域差异依然存在。“上海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8平方米,但是在中心城市的九个区内,有七个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低于这个指标,有的区还不及这个标准的20%。而在医疗卫生领域,据统计,上海每万人拥有的医生人数是27人,而最多的区可以达到每万人122名医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占66%。”

  郑时龄教授指出,在上海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化城市规划,为城市中的所有人提供可居住的环境,将上海从精英时代带入公众时代,“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