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建筑能否包容“燕子衔春泥”?
时间:2015-04-07 22:37:17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郭元鹏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人们脑海中也随之出现了燕子的身影。几天前,银川市民刘先生3岁的女儿唱起这首儿歌时问:“爸爸,小燕子在哪儿呢”。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筱平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现代建筑结构的改变是市区燕子减少的主因。(4月6日《宁夏新闻网》)

  燕子衔春泥,是一幅美景。这个春天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却无缘看到这样的自然和谐景色了。看不到燕子,困惑着孩子,困惑着大人。也困惑着记者。《新消息报》的记者走访时,均未见到燕子身影。一位老人称,最近两三年间,市区很少见到燕子了。

  燕子为何不再衔春泥?专家认为,这是建筑设计的问题。燕子的巢穴和其他鸟类的巢穴不一样。由于燕子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喜欢在居民屋檐下筑巢繁衍。原来的时候,百姓都是生活在平房里面,燕子的巢穴则多选择屋内的房梁或者是屋檐下面。随着百姓对环境整洁的诉求,显然,让燕子在屋内居住已经很不现实了。但是,让燕子居住在屋檐下却是可行的。事实上,燕子的居住习惯也在改变。由以往的屋内居住,变成了后来的屋檐居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连这个屋檐也没有了。城市高楼大厦崛起的时候,也消灭了平房。高楼大厦设计的时候很多都是没有屋檐的,于是,也就没有了燕子的家园。即使,是在农村,这几年燕子的数量也在减少。这是因为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的平房也越来越少了。

  物种是一个适者生存的链条。对于燕子来说,它们也可以通过进化,适应目前的环境,比如像其他鸟类一样,选择其他筑巢方式。问题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燕子显然是没有进化的,它们没有做到适者生存,而是任性的用自己群体的减少,来抗议人们的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是逼着燕子进化,还是人类做些让步?笔者以为,还是人类做些让步的好。

  对于城市的建设,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该给“燕子衔春泥”留下一方天地。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依据燕子喜欢在屋檐下生活的习性,在房屋设计的时候,留下屋檐,供燕子居住。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推进,未来,小平房也会在农村消失。当城市里,农村里,都因为建筑的改变,而让燕子无处安家的时候,恰恰是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这就需要建筑专家在设计房屋的时候,既要考虑人类的舒适,也要考虑燕子的家园。

  燕子是益鸟,主要靠捕食蚊子、苍蝇和蚜虫为生。 一只燕子一个夏天能吃掉蚊子、苍蝇和蚜虫50万至100万只。如果“旧事王谢堂前燕”也能飞入城市里,这何尝不是城市生态的美好?

  燕子衔春泥,春泥放哪里?这个问题值得建筑设计专家思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