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莫让拆迁暴富者失掉精神家园
时间:2015-02-11 11:26:40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朝清 

    浙江宁波市的老邵成了“拆一代”,拆迁获赔数套商品房和店面房,每年单单收租金,他就能拿到200多万元。一夜暴富之后,老邵开着奔驰S级豪车,住着五星级酒店,十天内吃了90粒麻古,直到进派出所审讯室时,连做笔录都体力不支了。(2月10日《现代金报》)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拆迁暴富”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乃至社会问题进入公众视线。 “拆一代”、“拆二代”依靠拆迁红利迅速地实现了阶层跨越和人生突破,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然而,“一群旧楼倒下去,一群富豪站起来”不仅改变了一些人的生存生态,还异化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拆二代”暴富弃学也好,“拆一代”赌博、吸毒也罢,在一个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时代里,“拆迁暴富”让一些人迷失在“钱眼”里,失去了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作为失地农民,老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份和职业的分离,是农民却丧失了土地,是市民身份却没有相应的职业。于是,一夜暴富却不知道怎么花钱的老邵,最终走上了“只要一轻率,就会犯糊涂”的道路。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急剧的社会变迁,会导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发生时差。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变迁滞后导致的文化失调,使得他们处于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混合、杂糅状态。挥霍无度、胡作非为的老邵,不仅用炫耀性消费来建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还吸毒、找“小姐”,将“有钱任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对于许多失地农民而言,“拆迁暴富”似乎已经成为一道新的魔咒:一方面,农民大多数是低技能劳动者,不具备专门的理财知识和资本运作能力;另一方面,农民长期在物质生活上处于一种匮乏和压抑状态,难以建设强大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在巨额的财富面前,不少失地农民失去了笃定的价值判断,落入了“物质丰盈、精神苍白”的俗套。

    作为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老邵不可避免要接受法律的规训和惩罚。可是,面对“拆迁暴富”,我们不能用“标签论”进行情绪化指责,而是要想方设法对失地农民进行精神救赎——长期以来,拆迁补偿政策只注重对失地农民物质损失进行补偿,却忽视了拆迁给他们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要帮助失地农民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人生观,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在社会保障、身份认同上,要给予失地农民更多的公共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换;要丰富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充实暴富后的精神家园……帮助失地农民走出“拆迁暴富”的精神困境,离不开社区、街道和公共部门的多方合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