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有的村官为什么这么任性?
时间:2014-12-18 18:00:54  来源:华商报  作者:杨鹏 
    华商报记者获悉,日前,被媒体称为“西安最牛村支书”的未央区徐家湾街办北辰村党支部书记葛七宝,经西安市未央区纪委研究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其违法问题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据报道,未央区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区内“百村城改”计划实施中,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目前,共受理涉及农村基层干部信访举报139件,立案44件,查处44人,5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被开除党籍。 
 
    单从已公布的集中整治的数字来看,“苍蝇”不可谓不多。这让人想起了,此前中央巡视组曾在反馈中出现过的“小官巨腐”这样一个颇为显眼的新提法,特别是“都市村官”贪腐问题被正式摆上了桌面。当村官能够在声势浩大的“打虎拍蝇”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此类苍蝇,数量之多,危害之大,显然,“苍蝇”亟待拾掇。  

    当人们还把“别拿村官不当干部”挂在嘴边,可村官们的腐败程度早已达到或赶超着“干部”。是的,再小的官,他也是官,小官腐败起来一点也不亚于“大官”了,“都市村官”的任性似乎到了野蛮的程度。由于村官离群众最近,离监督太远,法治意识淡漠,所以,一旦任性起来,他们就直接伤害近在对面的群众,既为腐败,势必存在着监督失位的腐败共同逻辑。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历史地看待“都市村官”,他们的“任性”并非天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也只有进入历史,才能探索任性的基因所在,找准病根。  

    南京大学肖唐镖教授把我国村干部代际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初期及以前,这一阶段的村干部大多“红”且“权威
”,这一时期遴选村干部最看重个人品德;1980年代末特别是1992年之后,这一时期的村干部大多看重的是经济,用的是“富人”;而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大多是“强人式干部”,这一时期“重势力、用强人”。  

    显然,每一个阶段的村干部特点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换句话说,今天的村官,往往都是这些“强人式干部”,正如有学者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发现,认为“强人式干部”治村,不仅是基层政府的需要,也是农民的需要。尤其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利益的蛋糕不断变大,牵涉农村土地征收及工程建设等等,“强人式干部”才能完成对上对下的双重任务,老好人式干部显然难以胜任。  

    问题恰恰就在于,权力约束不够,强人就时不时展露出“强权”一面——谁掌控了村委会权力,谁就控制了利益分配。诚然,我们有法定的罢免程序,但基于风险和成本的考量,农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足以也不敢轻易挑战“强权”,如此情况下,治理村官,最可行的路径便是,只有等待上级部门的强力介入。现实中,村官的腐败程度,大都与上级介入的早晚和力度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村官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普遍由强人充任村官的时代,或者说选任的大部分都是“强人式干部”,要让强人克制“强权”,势必要求上级监督容不得丝毫打盹。一方面,要对强人实施“盯人式防守”,及时发现问题,莫等问题恶化,另一方面,监督和帮助村民落实村民自治,逐步建立起健康的、科学的农村治理生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