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化古镇的戏剧梦
时间:2014-11-24 15:30: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巽达 
    最近,乌镇好戏连台。在国际互联网大会之前,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刚刚降下帷幕。如果说,去年的首届乌镇戏剧节用赖声川的开幕大戏《如梦之梦》诠释其戏剧理想,那么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已然成为现实版的“梦工厂”。眼下的这座江南小镇,竟然以17台国际知名大戏、12组青年竞演、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组嘉年华表演团队和1500场演出的规模,共同编织戏剧之梦。

    去年,首届戏剧节荣誉主席罗伯特·布鲁斯汀曾在《纽约书评》上指出“乌镇的视野是希望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戏剧事件,像阿维尼翁或爱丁堡”时,怎么会想到,仅隔了一年,乌镇已经初具“爱丁堡”的雏形。从当年水巷凉棚下的“起意”,到如今完成全方位的精心打造,这条路并不漫长,居然就有了如此壮观的景象,这不禁令人惊叹。这座小小水城,不但天生像一个大型舞台,而且赋予了戏剧大师们“给乌镇注入灵魂”的动力和拓展空间。

    由此想到,遍地开花的“千年古镇”“百年古镇”,在低层次同质化竞争中,正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令打造者充满困惑、束手无策,令旅游者满怀失望乃至怨气。廉价、粗糙、缺乏历史感和美感的纪念品,千篇一律的土特产,不擅长“做旧如旧”地推倒重来,甚至环境上的脏乱差,已经将“古镇升级”的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虽然不可能个个古镇都去打造戏剧节,但古镇的文化灵魂如何寻找,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其实,最好的定位不是“竞争”,而是找到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都是文化之争,哪怕你再有钱,如果缺乏文化底蕴,意识不到文化的伟力和魔力,到头来最多弄来一堆假古董装点门面,毫无价值。想到这些,不由对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黄磊、陈向宏们充满敬意:小小乌镇今天得以近悦远来,得益于他们的胸怀和情怀。“中国梦”只有在这样的现实铺排中完美呈现,才不致沦为空谈。

    事实上,小镇不小,在发达国家早就达成共识并且付诸实践,很多首脑级别的国际聚会,往往会选择一些著名文化古镇。在那里,你能领略到有别于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一不小心就会偶遇国王、总统、首相、总理。我们相信乌镇戏剧节的影响力必会蔓延开去,并会带动其他文化古镇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思路。

    毫不夸张地说,乌镇戏剧节将成为中国文化业界上榜的“文化事件”或“文化景观”,它的横空出世,大至对应“中国梦”,中至对应“旅游业”,小至对应“文化节”,都具有可供解剖的样板意义。见微知著,推此及彼:假如我们的古镇,我们的节,我们的会,能够聚成“文化麦加”,还愁中国文化没有吸附力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