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蔡立力:打造北京卫星城重点在于创造特色
时间:2014-11-13 14:55:47 

b2183ef239a280a404bcb315411c5678.jpg

  打造田园卫星城,定兴能做什么?我认为创造特色是定兴能够主动把握的。城市不在大,在于特色。美国亚特兰大当时申办奥运会时只有四十几万人口,之所以能成功申办,主要有三大特色:第一有《飘》的作者的故居,一年吸引大量游客;第二有可口可乐的总部;第三有一个著名的老鹰篮球队。大家都了解,环北京地区环境好的地方很少,北京人最需要的就是亲近自然,如果定兴能够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一定很不错。

  在赖县长提到的定兴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创造特色应该是定兴这样的小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定兴的特色创造应该做什么?我觉得有三点比较重要:第一是打造精致城市;第二是建设田园新区;第三是开启智慧生活。

  在打造精致城市方面,定兴可以利用水来做文章,将滨河地段和已有的古城一起打造精致化的城市名片空间,沿河建设一条滨河休闲活动带,并把古城建成文化体验区。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是因水出名,像湖南凤凰被称为“画里水城”,国际上评出的全球20个生活质量最佳的城市,全是做足了水文章的滨水城市。做好滨水开发最重要的一条理念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增加公共空间,倡导“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等设计理念。像芝加哥把所有的滨水、滨湖都作为开放空间,仅仅布置一些公共设施。其次,滨水布局一定要体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功能发展多样性,滨水地段应分层分段综合利用,应创造多样化滨水活动;二是土地利用混合化,像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的改造,因为滨水用地的混合利用,被誉为美国的“城市娱乐之祖”,成为巴尔的摩城市活力的源泉;再一个就是交通组织系统化,做到人车分流,尤其要优化步行环境,提高亲水空间的可达性。国内很多城市的滨水都是建两条车行道路,事实证明这种功能性交通和绿带对滨水空间的利用是不成功的,因为只好看而无法充分利用。欧洲莱茵河畔的中小城市之所以建得漂亮,因为他们不单是在水边修道路,而且是把活动场地和休闲设施布置在水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因此,我们的城市滨水空间要实现由观水、望水到亲水、戏水的转变,营造城市感知的亲水空间,像球场等体育休闲活动设施可以放在这里。
  
  在古城镇和北河镇这片城郊地区,是定兴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能否变换一种发展模式而打造一个田园新区?

  这种田园新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把一些创意服务、远程服务、科技创新、休闲旅游等产业植入到乡村地区,增加乡村地区的活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与城市互补的功能;二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为主的郊区探索集体建设土地上的乡村城镇化途径,创新空间利用模式,打破现有城市化“摊大饼”的模式,通过对功能要素的有机化组织提高乡村地区的空间利用效益,使得其综合发展水平高于分散的传统农业地区,建设模式又优于太密的城市地区;三是促进现代农业的综合化,利用第一产业的土地性质,采用第二产业的组织形式,拓展第三产业附加功能,四是政府与农民合作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换一种模式来拓展城市功能和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也避免征地越来越难得困境。总的来说,通过在乡村环境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把田园的生态带给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带给田园”的目的,创造一种理想的乡村。相对于乡村与城市,可以把田园新区建成城乡融合的第三空间。在四川、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和实践。如果在定兴县城的周边建设这样的田园新区——打造北京的“第三空间”是会很有吸引力的,也比建设新的卫星城市的风险来的小。

  关于开启智慧生活,就是要构建一个更加智慧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个策略:一是手段智慧化,利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城市发展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二是空间智慧化,通过综合发展和建设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化和整体化,就像人就是一个有机化的智慧整体一样,只有把城市建设成为功能有机化的整体才能良性运行和具有高效能力;三是利用智慧化,使城市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变得越来越方便和美好。就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来看,在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可能性更大。现在还提出了微城市的概念,就是在大城市里建一个空间只有四五平方公里大小的微城市,定兴完全有条件来建设这样一个微城市。在城市管理、环保节能、食品安全等方面,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有很多研究和实践,定兴如果能主动利用这些研究和经验,完全可以在环京津的众多小城市中率先胜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