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更需“留得住乡愁”
时间:2014-10-19 22:25:51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庆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晒出了对各地“政绩工程”的治理清单:全国叫停663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存在弄虚作假的436起问题中,共有418名个人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叫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10月15日《京华时报》)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必由之路。然而,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以乡村古村落为“符号”“标签”承载的传统文脉和国人乡愁也加快消失。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曾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在长江黄河流域,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到2010年锐减至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失却乡愁,国人情何以堪?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鉴于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乡愁刻不容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及时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难设想,随着中央城镇化会议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对过去未能“留得住乡愁”,也许国人只能一声叹息,“只有而已而已”;而展望未来,“留得住乡愁”则大可乐见可期。也就说,对乡村“留得住乡愁”问题似乎已不是问题,抑或无须过分忧心后怕。

  我忧心后怕的问题是,城市更需“留得住乡愁”。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曾于2013广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亿人增长到2012年的7.1亿人,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加到了2012年的52.6%,在过去33年里,平均每年城市化率都在提高。他预估,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27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国家,以这样的增长趋势,中国城市化率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会持续增长,向着75%、80%的方向去发展。也就是说,随着乡村变城市进程加快,昨天的故乡将是我们今天的城市;今天的城市将是我们明天的故乡;昨天魂系乡村的乡愁,将日益被今天魂系城市的乡愁所取代。由是,着眼城市“留得住乡愁”,比专注乡村“留得住乡愁”,更理具前瞻价值和现实意义。

  事实上,城市规划夭折、短命建筑、重复建设不仅衍生吏治腐败、消耗大量公共财政,就其本质而言,也是毁灭乡愁。山西原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主政期间,曾更改设计初衷,执意将原本规划为绿地公园的龙潭片区建为“新地标”、城市综合体,甚至要将21世纪后新建的大片住宅“推倒重来”。这是毁灭乡愁;被专家嘲讽地称为“规划之神”的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被诟病的项目包括在山顶开挖大湖、在山地建百米大道……近日,广州市耗资8亿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就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这也是毁灭乡愁;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曾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而英国建筑平均寿命为132年,美国74年。“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浪费数千亿元。这也是毁灭乡愁。

  对城市毁灭乡愁的成因,一位规划部门官员一语道破:“现在普遍情况是‘一届政府一个规划’。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喜好,有的领导刚上任就提出新概念,修改以前的城市规划。下属积极‘帮腔’、推进项目,极少提出反对意见。”更有百姓调侃:“人民城市市长建,建好城市为市长。”更要命的是,目下,各地各级对“留得住乡愁”的关注庶几还停留于乡村层面,对城市大肆毁灭乡愁现象尚未引发应有的觉醒和因应,抑或仅仅停留于政治经济层面的反思的因应。可见,城市要“留得住乡愁”,一方面,须将主政者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对此给予应有的觉醒和关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