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泉县立足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专业市场、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目前全县食用菌棚、蔬菜花卉暖棚、规模养殖圈舍占地达8万亩,总投资3亿元以上,全县50%以上农户投身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强化科技创新。平泉县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县财政每年拿出120余万元科研经费,组建科研机构,加强院县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形成“专家—技术员—生产骨干”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强化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多户,383名农民获得了职称证书,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了农业产业标准化发展。该县自主研究制订的12项食用菌生产标准作为地方标准在全省推广,拥有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3万亩,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7家,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国家验收。
拓宽内外市场。平泉县把市场建设作为确保农业产业最佳效益的突破口,通过引资、招商、项目建设等渠道,对内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其中蔬菜产业已建成榆树林子、南五十家子、台头山和平泉镇4个专业市场;大牲畜交易已建成六河源、黄土梁子2个专业市场;“买三北、卖全国”的北五十家子杏仁交易市场早已名声在外;平泉镇花卉交易市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食用菌综合交易市场正在筹建。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大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点或办事处,设施园艺产品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客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多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完成了出口基地备案或获得产品自营出口权,以保鲜、速冻、盐渍、罐头、即食包装等为主导的8大系列50多种产品,80%出口13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
壮大龙头企业。平泉县科学制订企业发展规划,狠抓技改扩能,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11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特别是食用菌产业,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4家,森源、润隆2家公司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注重企业集群发展,编制了《平泉县食品工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4.2平方公里,计划入驻企业50家以上,实现产值45亿元以上。目前已有6家企业进驻园区,资产总额达5.8亿元,年加工能力达32万吨,年生产经营额达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