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之大,竟容不下一个足球场?
时间:2014-09-05 22:26: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观点一】背离法治的煽情,无异于胡搅蛮缠

  法理而言,这样一个足球场鸠占鹊巢,霸着政府储备用地的位置,不清不楚地干着商业运营的勾当,何况,背后的诸多账单还暧昧纠结着,就算不拆不关,也是“一朵奇葩”,吊诡地反讽着程序正义。

  目的良好,也好考量手段。球场虽好,还得看是否合法。真相再不梳理、是非再不厘清,多打几场球固然很爽,但是,“展鹏”必将成为城市法治进程中的一个怪胎,其背后的利益传闻、执法与监管责任也越发刺目。【详细】

  【观点二】背后是民生诉求

  政府收回球场地块,可谓依法行政,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那么多的球迷抗议表达诉求,这就应当引起当地政府的反思了。球迷的诉求折射出了当地可供市民体育锻炼的体育设施严重匮乏,折射出了当地城建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市民健身的合理权益,这实在不该。建写字楼等商业设施,建现代化高楼大厦固然重要,但维护并努力满足当地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样重要,这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方面,与民众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甚至比现代化高楼大厦更重要,可谓长远大计。遗憾的是,这一重要民生诉求长期被忽视,市民健康锻炼找不到地方,甚至一些已有的体育锻炼用地被侵占、挤压或蚕食,这一现象在不少城市普遍存在。【详细】

  【观点三】城市发展观念的偏差

  公共运动场地遭遇生存困境,既暴露出城市规划方面的某些不足,也和城市建设中只看重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功能思路不无关系。这些年来,城市里的土地不断升值,一些大城市可谓“寸土寸金”,把建设用地通过招拍挂形式用作商业开发,地方政府可迅速获得相当可观的土地收益。而且,商业设施建成后,在具体运行和流转等环节,地方还可以得到不错的税收。相比之下,若把土地批给学校或用来建设公共健身场地等,一段时间内很难给当地财政收入带来大的帮助。说到底,公共运动场地的窘境反映出的是一些地方在发展理念上的偏差。【详细】

  微言大义:

  @董鑫:今后再不骂你——中国足球队。

  @梅城忍者:@王思聪 请老公买下这块地留给孩子踢球。

  @刘建宏:如果你是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支持班里组成球队吗?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足球场吗?如果你是房地产商人,你光想着挣钱,你盖的小区里有足球场吗?

  @Rossi213:澳洲政府真傻,那么多天然草足球场,又不收门票费、包场费,又不拆掉盖房地产,GDP怎么上得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