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面对城市乞丐,需市民收紧“同情心”
时间:2014-07-29 22:03:43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在很多城市的商业街,经常会看到一些乞讨的人员,他们和或蓬头垢面、衣裳褴褛,或面前放个纸牌,写着各种不幸遭遇,那么碰到这样的乞讨人员,大部分市民都会感到很无奈,出于同情心也会给一点钱,但也难免有点儿不耐烦。这些乞讨人员为何乞讨?他们面临着哪些生活困难呢?央视记者在山西太原柳巷商业街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很有一些人是假乞丐。(7月28日人民网)

  由于央视新闻的传播力,乞丐问题再一次成为热门话题。据说让人们纠结的是,面对那些新招迭出的乞讨者,心里挺矛盾的,究竟是装的呢,还是有病呢?我觉得,大可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现在的乞丐行乞手段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花样翻新,就目前我们的目测水平很难达到识别真假乞丐的能力。其实,识别真假又有什么必要呢?乞丐也是一种存在,任何国家都有乞丐,即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地铁里也不乏乞丐,当然也包括一些以各种艺术的方式行乞的人。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应大惊小怪,可以坦然面对乞丐。应该明白,严格意义上说,乞丐是无所谓真的假的,从行为方式看,只要是行乞的都是乞丐,是没有真假之分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真假乞丐而烦恼纠结。

  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是,这年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乞丐?为什么会不断冒出一些新的甚至是奇特的行乞方式?毫无疑问,乞丐多是因为他们有着生存的土壤。乞丐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善良这一心理,总能要到钱,所以才找到生存的空间。如果大家都不施舍,都不掏钱,我想乞丐就会大为减少乃至绝迹。所以说,职业乞丐的存在,与一些人的“爱心”有很大关系。殊不知,那些所谓的“善心”,恰恰是害人的做法。比如,如果你面对行乞的孩子或四肢健全的成人乱施舍乱慈善,岂不是在纵容行骗吗?在我看来,作为市民在无法识别乞丐真面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出手,这不是冷酷无情,而是必要的理智与冷静。

  乞丐救助应该是政府管理的事情,政府理当有所作为。对于确需要救助的残疾人或生活无自理能力的人,城市收容部门应当负起责来,按国家规定政策该收容的收容,该遣返的遣返。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乞丐并不想让政府管起来,希望政府部门不要干涉他们的乞讨,这就充分说明,这样的乞丐是想做职业乞丐。对此种现象,唯一的办法是,我们的市民要坦然面对乞丐,切勿滥用爱心。可以断言,如果缺乏市民的配合,不收紧“同情心”,政府再怎么做,乞丐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