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房地产现在救市为时尚早
时间:2014-07-02 10:01: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周武英 

    近几个月来,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观点铺天盖地,政府着手救市的消息也纷纷扬扬。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确存在一定泡沫,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的调整,应该是向更为理性状态的回归,各类救市措施在现阶段匆匆推出,实无必要。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泡沫,前期持续普遍上涨、房价过高,现阶段市场预期逆转、高空置率、租金上涨动力减弱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征。过去十年里,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了至少5倍,一方面,当然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市场价值的回归,但从另一方面看,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过大。同期城镇居民收入虽然也连年上涨,但是仅上涨了2倍多,远远低于房价上涨的幅度。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透支了收入的增长。

  其次,目前这轮调整刚刚开始,幅度还很浅。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表现较为低迷,这主要表现在成交量同比下滑2到3成,个别城市达到4到5成,销售商的促销手段不断“创新”。但是,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下调才刚刚开始,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CREIS)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房平均销售价格环比自2012年6月以来首次下跌,同比看尽管涨幅有所回落,但仍有7.8%的涨幅。因此,如果说调整已经开始,不妨认为这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的第一阶段。

  再次,目前局部性调整的特点仍较为明显。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百城统计中有62个房价下跌,而4月为45个。这说明,虽然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城市有所扩散,但并非全国性的下调,仍有4成城市的房价在上升。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此轮调整由于持续时间太短,覆盖地区有限,调整远未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和世界银行[微博]的官员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未到达拐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只是部分地区的调整。这一判断描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但未涉及未来趋势的判断。

    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连续发表一些报告,对一些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作出警告,其中有一份有关全球房地产市场的报告,认为许多国家的房价均已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各国应采取积极行动控制地产风险,防止再次出现毁灭性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威胁全球经济稳定。报告特别提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上升更快,究其根源是全球主要央行[微博]的宽松货币造就的大量资金流入。资金流入一方面对货币形成升值压力,同时也为资产泡沫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危害更大。由于目前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仍处于超宽松状态,因此,充裕的资金继续成为资产市场的依托。一旦这种局面改变,风险就会骤然升高。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的调整,应该是向更为理性状态的回归,值得欢迎。

  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数年,美国新增G D P中50%来自房地产行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与房地产相关收入有关。中国如果为了暂时的经济刺激而走美国老路,恐怕也难免泡沫破灭的风险。在泡沫还处于可控可治理的时候及时调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有益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