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明不白的古城维护费不收为妙
时间:2014-05-26 20:25:2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顾昀 

  近日,云南大理再次将征收古城维护费提上日程。5年前,当地曾提出这一设想,因遭到民众和商户反对而暂时放弃。这一次,当地决心已下,收费正在进入倒计时。

  近年来,一些名胜古迹、古城遗址所在地政府部门,经常冒出征收维护费、生态保护费的冲动。这些做法,毫无例外地遭到公众批评。原因在于,类似做法在收费理念、过程监督以及公众感受等方面都存在弊端。

  顾名思义,古城维护费是地方为维护古城而设立的专项收费。在一些地方,整座古城就是“风景”,难以围起来收费,因此采取这种手段向游客和商户收费。首先,这样做的正当性就很可疑。政府有责任维护古城,但其开支主要来自于公共财政,而游客到当地旅游消费就已缴纳了税收,再收维护费就未免有重复收费(税)之嫌。

  这种收费方式,可说是一种懒政。相关部门一般是通过景区、酒店和商户征收维护费,这无形中等于把所有外来者都默认为游客。政府收费是方便了,却可能侵害到当地民众和商户的利益。例如,凤凰古城收取一站式门票后,有人进古城走亲戚还得证明自己身份,否则就被当作游客对待。另外,这种雁过拔毛式的收费方式,并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如何确保这项收费真正用之于民,也是一个问题。例如,多年前就开始征收古城维护费的丽江,将维护费的40%作为古城建设贷款的还款准备金,另外30%到50%作为古城环境整治及治理专项资金。按照这样的“透明度”,设若相关部门将一些开支列入其中,甚至以维护之名搞创收,公众也是云里雾里,难以监督。

  说起景区收费问题,人们总会拿杭州的免费西湖作参照。杭州的做法既赢得了公众好评,也提升了旅游效益。实际上,杭州模式不是谁都能学的,这不仅需要对地方旅游业进行总体布局,还需要高效的政府服务管理作为支撑,否则很可能是景点免费了,公共服务水准却也大幅降低。采取什么样的景区管理运作方式,其实与政府理念息息相关。

  类似古城维护费等政府收费,既无正当性,又不利于旅游业发展,账目还可能不明不白,还是不收为妙。倘若有的地方不收费就难以承担古城维护之责,那么必须做的事情是,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详细公开相关账目,以便公众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督。这样的话,或许能减少批评质疑,取得更多人的谅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