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贵州新战略:“黔中经济区”亮相
时间:2010-08-05 10:15: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吴红缨 

在国家即将推出西部大开发第二轮新政时,贵州区域发展战略全新亮相。

贵州省近日决定,将着力构建以黔中经济区核心的城镇体系,带动全省形成现代化城镇网络。这有望改变贵州城市化水平落后全国16.7个百分点的局面。

本报记者了解到,于最近召开的贵州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加强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按照以贵阳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的原则,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

而在这次会议召开的前几天,即7月21日,贵州省省长林树森在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贵州省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得最严重的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在我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显得更加重大而紧迫。”

黔中经济区的打造,亦体现了贵州通过城市化,调整全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动经济大发展的战略意图。已公布的全国30个省区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贵州以1855.63亿元的GDP总量及10.3%的同比增速在全国省区中居于底部。如何避免在区域经济中被边缘化,是贵州长期以来在思考的问题。

全省当前达成的共识是,黔中经济区对推动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打造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贵州省区域发展新战略,得到各界的普遍看好。贵阳宝通物流公司董事长郑闳升表示,作为贵阳市白云区的重点招商企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领下,可以明显感觉到,从贵州省到贵阳市政府,都已积极行动起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正在白云经济开发区投资近两亿,雄心勃勃地打造贵阳宝通工业物流园的郑闳升,也感受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的好处。最近,在贵州省发改委和贵阳市的积极争取下,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宝通获得了首笔国家和贵州的财政贴息资金。“这对于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对于我们打造以贵阳市为中心基地连接大西南和东南沿海的现代物流网络,构筑多元化、网络化的大型物流配送商圈,有重大的助推作用。”郑闳升表示。

黔中经济区

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黔中经济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

该区域具备有较好的交通和经济基础。黔中经济区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交汇地带,国家规划的多条高速铁路穿区而过,加之高速公路的建设,整个区域将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交通路网。此外,经济区内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工企业基础较好,在全省生产力布局中居重要战略地位。

据贵州省十届九次全委会,贵州将力争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烟草工业基地和南方绿色食品基地,西南连接华南、华东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全国的商贸物流中心。

地处核心圈的贵阳市将建设成为西南区重要交通枢纽及物流集散基地、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长期以来,贵阳作为一个弱势省会,一直不具备带动全省发展的实力。而随着全省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布局,贵阳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省域向心积聚特征将得到强化。

贵阳对黔中经济区具有战略意义。此次全委会提出,以贵阳连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依托,建设1小时经济圈,增强贵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推进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城市融入黔中经济区。

“贵阳的崛起,会带来原有的全省城镇体系,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关系,生产要素重组上都将有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化。”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牟代君说。

贵州省发改委研究员吴晓军、贵州 “十二五”规划主要起草组成人员之一,近日透露,正在起草中的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将以黔中地区开发区为龙头,大力培育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五个城市,其中贵阳按300万至500万人口来规划,到2020年全市人口规划为400万人,2030年是500万人;安顺市规划为100万,遵义200万,都匀80万,凯里则规划80万至100万,黔中地区最终达到2000万人口。

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谢一认为,大力培育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将为构建黔中经济区奠定重要基础,而该经济区将成为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平台。

在7月 5日到6日在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黔中经济区已被列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

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新一轮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方面,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将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第二层面是将呼包银、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培育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第三层面则是将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建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吴晓军透露,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安排部署中,已基本决定将黔中经济区列入。

城市化新战略

打造黔中经济区,与贵州城市化新战略有关。

城市结构不合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严重不足,这是贵州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大突出矛盾。

贵州省发改委人士表示,城市化水平落后全国16.7个百分点,贵州只有4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和市辖区,分别占贵州同级行政区划数的44.4%和21.6%,只有全国的一半左右, 1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只有贵阳。贵阳,其有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彻底改变贵州城镇化总体水平。

这种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得最严重的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贵州现有4000万人,近3000万是农民,全省有50多个国家贫困县。

贵州省省长林树森曾表示,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比单纯给农民补贴,增加他们的收入,在同样有利于减小城乡差距的前提下,更加能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式,兼顾效率和公平。

林树森说,仅靠改善物流条件和创造硬件环境还不行,如果不扩大城市规模,不增加城市人口,不提升城市档次,我们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很难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讲,越穷越要城市化。

2010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林树森就提出,今年将千方百计加快城市化,把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转移作为从战略上解决贵州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

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新战略,该省“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力争2015年全省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6%—38%,2020年达到46%—48%,4000万人中有2000万人要住到城市中去,先转移农村人口1000万,新建城市800到1000平方公里。

黔中经济区将是贵州城市化的重要平台。

具体而言,是构建以黔中经济区为核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凯里、都匀为轴线,若干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发展的山区特色城镇体系。贵州未来将形成梯次分明的城镇发展体系,核心增长极、核心城市、次区域中心城市集群、特色卫星小城镇。

城市化也将促进工业化,从而带动贵州的发展。贵州政府认为,到2012年,贵州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贵州省发改委官员表示,“将以贵阳城市圈为核心、以黔中城市群为依托,以主要交通走廊为主轴的空间开发格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同时构建黔中产业集群,建设贵阳至遵义、贵阳至安顺工业走廊和沿贵广高速公路、贵广高速铁路产业带,促进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

不过,当地也有学者指出,建设资金不足,将是贵州加快城镇化发展中的一大瓶颈,另外是各个行政区间的协调。

不过,地方仍然信心十足。“不管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会克服和应对。毕竟,国家对西部的支持力度,正越来越大。”贵阳宝通公司董事长郑闳升表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