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了新挂牌督办的两起违法用地案件,其中包括河北省鸡泽县曹庄乡政府违法用地案。在该案件中,当地乡政府借京津冀和产业园的概念,行违法占用农田之实。而此前,国土资源部还公布了5起典型土地矿产违法案件。
不少网民认为,土地财政思想作祟,政府征地行为缺少有效制约监督,征地背后巨大利益驱动是土地违法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唯有打破土地财政,斩断强征利益链,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并进行有效监督,严惩相关责任人才能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农民成土地违法最大输家
博主“余丰慧”认为,城镇化高速推进,征地拆迁在所难免,关键问题在于给被征地农民以合理补偿。所有强征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甚至人命案件无不与在利益补偿上出现大的分歧和偏差有关。
网民“CC她爹”表示,“征你一头牛,补你一只鸡”,农民失去土地,如何安放生活?征地拒绝暴力,也应拒绝暴利。尊重农民话语权、议价权,按市场定价原则补偿,别让吃亏的总是农民。
网民“黑牛沟”称,征地拆迁涉及政府部门、开发商和征地农民三个主要利益主体,如果在金钱与权力的结盟中,总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获得土地,然后转变用途、获得土地暴利,那么农民无疑就是最大的输家。
强征强拆背后是暴利
对于频发的土地违法事件,有网民认为,土地财政思想作祟,政府征地缺少有效制约监督,农村基层民主不健全以及征地拆迁巨大利益驱动,是背后主要诱因。
网民“沃山沃水”表示,强拆强征,损民肥官是明摆在桌面上的事:一是可以提高当政者的政绩,有了项目特别是大项目,打通了上升管道;二是土地财政在作祟,赚得盆满钵满的是当地财政;三是招商引资的提成对地方官员来讲是笔大收入;四是依附体制的拆迁公司通常是利益集团的裙带。
网民“来到海边看地球”认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达到严重依赖程度,在巨额地方债压顶用投资拉动经济创政绩的冲动下,地方政府把目光投向民众赖以生息的土地,在给予极少补偿甚至强征、强拆的情况下,大肆侵占农民土地。
网民“段郎说事”认为,中国农村征地悲剧频现是不合理征地制度和发展模式造成的。地方政府既是征用土地政策制订者,又是政策执行者,甚至连补偿决定权、调解、处置一肩挑,这种局面非改不可!
网民“李春华律师”表示,一些基层政府没能尽力维护群众利益,在一些土地征收纠纷中,甚至存在官商勾结的“强征利益链”。
打破土地市场垄断
网民“杨遴杰”认为,要根本扭转土地违泛滥局面,还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一是司法体系要保护民众土地权利不受侵害,让违法行为无法开始;二是对违法行为实施到位的惩罚,惩前毖后。
网民“张卫斌”表示,土地资源有限,靠卖地过日子并非长久之计。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博主“余丰慧”认为,应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的局面,在土地经营上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改革目前政府性公司从农民手中低价圈地、高价卖给开发商的状况。必须使农民以拥有土地经营权(相对所有权)资格直接参与到土地征用议价之中并且成为交易议价主体。逐步实现土地征用由土地经营权的农民与土地需求者直接交易议价,使得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上发挥主要作用。这是保护土地经营权者利益,杜绝暴利强征的治本长效之策。